王金山再次道歉:“汉老前辈,好多事错在晚辈,是我来晚了!” “马车,我给你修好了。走的时候别忘了带上。”汉子麟朝着桌子前生闷气的女儿喊:“方圆,王先生的马车呢?” “爹,女儿准备好了。”方圆走过去,给父亲按上一锅烟,再点上,然后坐在王金山身旁一起观看着缭绕的烟雾中老爹的特写镜头…… 等汉子麟一袋烟抽完,汉向阳进来说:“咱大槐镇多数村子都有地方读书,只是咱槐树林啊,没个地方。二弟向明这村主任是不想干了,把着镇政府旧址不说,连小学倒塌的房子建成小百货了。” 王金山站起来将了一军:“汉副镇长,我和汉老前辈正商量着。马车还给我们了。这校舍的事儿以后说吧。” “爹!王金山在我们村教书,没个校舍。我这副镇长没个面子吧,您也不能……” “您坐,别站着!”汉子麟让王金山坐下,再让汉向阳走近他的身边,附在耳边告诉了一件秘密。 “走!王金山。”汉向阳接了老爹的钥匙,高兴地喊道。 王金山和汉子麟打了个招呼,然后跟着汉向阳迈出高门槛。 汉向阳到农具处取来一把铁钎握在手里,刚要走方圆跑过来,喊:“大哥,你们不会有事儿瞒着小妹吧?” “让她一起去吧。”王金山说。 “别告诉父亲!”汉向阳叮嘱好。 方圆在前,王金山和汉向阳在后,一路紧走来到后院的书房。书房不大大概三四间屋的大小,青瓦石墙,还算气派。如果孩子能有这样的房子读书,也算他们的福分了。 王金山正欣赏着,汉向阳打开了书房。 汉向阳看了看房子,向北走三步,右转弯向东走五步,右转弯向南量四庹……“方圆,帮一下把床挪了!”等床缓缓挪开,汉向阳蹲下,敲了敲地面,高兴地喊:“在这!——王金山。” 王金山也跑过去,和方圆一起等待奇迹。 汉子麟抽了一袋烟的工夫,汉子麟从东墙下抱出了一个坛子,沉甸甸的,密封着。方圆要看,被汉向阳拒绝了,“爹没说话,不能开。你去了,爹一定不高兴。留在这里,将屋子打扫好。” 方圆非常高兴地愿意替王金山收拾房子。 王金山和汉向阳轮换抱着探子,不一会儿回到汉子麟身边。 照汉子麟的吩咐汉向阳揭开了坛子的盖,咣咣咣——十几块碎银和几十块大洋滚落在地上,汉子麟说:“摸一摸,里面还有什么东西!” 汉向阳摸出一张破损的黄纸片。“让王老师读一下。”汉子麟说。 王金山小心翼翼地接过来,见上面有一段漂亮的小楷,读着:“汉光耀:见字如面。愚人本是一乞丐,为办耕读学堂乞讨贵府,得您重用腾出书房为我教书,其令爱悉心照顾。承蒙老爷厚爱,不胜感激。然,我志天下教化民生,恕难从命。借房教书,每十日碎银一两,作为书房租金,共三十两,往查收!千年乞丐:王宝训敬上。光绪二十一年。”读吧又接过一张红纸,上面写道:“兹有八路军西路特别中队队长王敬诚租用汉府书房教书,租用三年,租金三十块大洋。以此为证。” “应该还有吧。”汉子麟说。 汉向阳又掏出几把钱:多是二元、一元、五角、贰角、一角的纸币,少用十元、五元的票子。到最后掏出几捆五分、二分的票子。王金山认得,那是六七十年代的票子。 王金山拿过来最后一捆,打开一看全是一分的纸币,只见包裹上记着密密麻麻的用款计划: 一部分用于建校舍、购置等费用。剩下的,做办公经费。每个班一盏灯,每灯每月1斤灯油,每灯每月1盒火柴;每个教员每月两张纸,每年8盒粉笔,4瓶墨水,1支毛笔和6个钢笔尖;书报1份,给孩子们读一读。 “王金山,爹藏了这么多年,连我们做儿女的都不知道。现在交给你,收下吧!”汉向阳望着王金山说,希望这些钱能解决一些问题。然而,王金山眼含泪水地拒绝:“汉老前辈,汉府一直支持我们王家教书、干革--命。祖先、爷爷和父亲在最困难的年代,靠省吃俭用甚至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把欠下的应该属于汉家的钱给你们。现在是八十年代了,我们再困难也比他们幸福得多。我作为他们的子孙,我又怎能忍心花这些钱呢?汉老前辈!汉副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