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7年,汉武帝后元二年三月,时令虽已入春,帝都长安却依然天凝地闭,风厉霜飞。 后元元年那场延续数月的雨雪带来的疫灾,于近日传播又再一次的变得难以控制,人民疫病,牲畜惨死,百花凋残,秦川大地一片萧瑟景象。 正值壮年的大汉帝国此时祸不单行,武帝年轻时缔造的四海承平的鼎盛局面,经此之年已愈显衰败和落寞。 五柞宫大殿外,那一排五柞树在暮色中变得愈发枯槁,就像悬车之年的老者,垂暮在一片萧寒冷冽的原野中。 此时,天色已暮,风吹旗卷,剑明如霜。 远处的青山断续若云,殿中数十枝臂粗的蜜烛照得如同白昼,亦将殿外数十米远的五柞树映得通红。 暮年的武帝已病入膏肓,双目紧闭,面色铁青,瘦弱如柴的身躯躺在榻上,孤独与惆怅如影随形。 威震四海的一代雄主征服了天下,万民拥戴,四海臣服,此时却为何只落得孤身一人? 难道是穷兵黩武,亦或是贪恋权力。 武帝于阵阵病痛中冥思苦索,却始终找不到满意的答案。 罪己诏数千文,虽有悔意,亦不能说服自己。 念及一生,毕其一力,破匈奴,降西域,收南越,并高丽,那是何等的豪迈;行推恩,定察举,立太学,开丝路,那又是何等的荣光。 匈奴远遁,从此漠南无王庭,帝国军事实力之强堪比秦皇;为儒独尊,大兴繁文缛节,帝国主导统治思想已达巅峰。 民给家足都廪皆满的大汉,随着帝王的日落西山,已变成是时财匮战士颇不得禄矣的衰败之局。 回想往生,打打杀杀,兜兜转转,走走停停,到最后却还是回到了原点。 “李亦君,快唤李亦君来!”武帝突然惊喊,“朕有话要问”。 武帝突然的使唤,使得候在殿内一侧的一众侍官宫女一站尽惊。 “诺!”侍官春芳应和一声,便踮着脚趾出殿去宣唤李亦君觐见。 李亦君,大汉异人方士,师从大汉著名方士李少君,因懂得祭祀灶神、望气求福、长生不老的方术而得到武帝器重。 就是这么一位雄才大略千古一帝,已到命期却依旧迷恋方术,幻想自己长生不死。 武帝一生爱好方术,迷信神仙,征和二年酿成的巫蛊之祸,致太子刘据兵败自杀,皇后卫子夫自刎,太子宾客属官悉数被杀,卫氏家族悉尽覆灭。 卫子夫一生恭谨克己,尽心尽力执掌后宫数十载,令武帝放心征战四方,从而开创了汉武盛世。 其弟卫青及外甥霍去病神勇威武,用兵匈奴,开疆阔土,使中国千万年皆食其利。 然而,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已故,封狼居胥霍去病天妒英才,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卫长公主均死于巫蛊。 身边的亲人一个个远离而去,奄奄一息的武帝悲痛欲绝,肝肠寸断,如万仞穿心。 偌大的五柞宫,在这样的一个阴寒萧飒的春夜显得愈发惊悚,蜜烛在一股邪风中明晃晃的洒落在大殿四周,武帝的气息渐次舒缓。 然而,远在长安城内的未央宫,在经历一场场血色浩劫之后,再次变得死寂而威严,长秋门后面的椒房殿已无往日的欢愉,直到命运多舛的刘弗陵即位,才再一次变得热闹了起来。 “朕不能死,起码现在不能死”武帝神情恍惚,心里默念。 托孤和身后事已吩咐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 储君弗陵生母钩弋夫人也已交由廷尉赐死,子弱母壮后宫干政的隐患已除。 武帝临终前要做的事,一件件的已做完,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件了,做完这最后一件便可安心去见列祖列宗。 “陛下,李亦君已在殿外候着,宣否?”春芳附身贴在武帝耳边悄声禀报。 “宣!”武帝微弱的声音似鼻孔而出,“你等都退下吧”。 大殿内一众侍官宫女悉数退出殿外。 李亦君身穿青蓝色八卦衣,脚蹬蓝白色相间的翘头布鞋,手执一把桃木剑仙气飘飘走到武帝卧榻前,斜眼轻窥四周见无人在旁,便双膝一跪,轻声道:“微臣李亦君叩见陛下,望陛下龙体康安”。 “太师平身吧,朕已是临死之人,何来康安?”武帝此时已不再相信不老之术和鬼怪神灵。 当初听信宠臣江充、黄门苏文等人谗言,政治倾轧,杀妻弑子,致帝都大乱,血流成河,险些酿成大错。 “储君佛陵年纪尚幼,你等可要倾力辅佐,不可教之以方术,多施以太学,助储君长大成人”武帝用尽全力睁开双眼说道。 “朕宣太师深夜觐见,只想在将死之前让太师再为大汉占卜一卦,以祈我国祚千秋万载,保我幼子佛陵开创伟业丰功。 此时,武帝召见方士李亦君,并不是为了延缓不死之术,而是为了占卜望气,他想临死之前再算一算大汉国祚运维,再扫一扫掣肘储君即位的绊脚石。 帝都长安在经历一场场血雨腥风之后,表面上虽然显得异常的平静,暗地里却阴晦混沌,暗流涌动,恰如一场狂风暴雨过后的湖面,平静而充满冷泄。 “陛下,臣遵旨!”李亦君缓身站起来应和道,只见其右手撑着一把木桃剑,左手使出莲花座,面朝长安方向,半阖双眸,方形大口念念有词。 不一会儿功夫,便回答道:“启奏陛下,臣夜观天象,发现长安郡邸狱上方有一片冉冉升腾的岚雾,此乃天子之气也,为保我大汉江山永固,需除之!”。 “朕的陵儿尚在五柞宫,长安城里哪来的天子之气?”武帝于病痛中惊恐大怒,吓得李亦君抖擞几步才伫立在殿中。 此时,候在殿外的侍官春芳闻声进殿,左手倚住受到惊吓而站立不稳的李亦君,随口痛心疾首地说道:“陛下,请息怒啊,陛下!”。 春芳年方十八,河西凉州武威郡人氏,本姓霍名春,自幼失去双亲,八岁那年遇到武帝贴身侍官十常侍春陀,受命赴漠北安西都护府宣旨办差,于偏道上救进宫中,十岁净身成为寺人,改名春芳。 十二岁那年救命恩人春陀病死,留下他一人常侍武帝身边。 春芳年纪虽小,但为人聪明伶俐,善解人意,深得春陀溺爱,便收为干儿子。 春芳身高七尺有余,瘦削的脸庞透着几分清秀,柳眉下一双眼眸如一汪碧波般清澈,说话稳重温婉,完全没有寺人那种阴阳怪气之感。 “太师,还不赶快派廷尉去查!凡牢狱中人一并查处,一律赐死!”武帝气喘吁吁地吩咐。 “春芳,你也去,此事办妥了赐你黄门侍郎,食六百石!”。 李亦君春芳领命出到殿外,此时廷尉中丞张鉴之已备好人马候在殿外,二人飞身上马,朝身后的士兵挥挥手,便沿着通往长安的官道扬长而去。 官道上,马蹄过后,草木摇落声夹杂着骏马疏落的嘶鸣声,裹在疾风中拉向广袤平原的尽头。 明月之下,苍穹之间,远处传来忽而悲凄的胡笳声,声声刺耳催人急,阵阵寒意藏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