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大规模巡视江南和营造东都、幵凿大运河、紧密联系在一起,足见这是“大业年中炀天子”杨广即位时头脑屮通盘考虑的“大业”之一。在前文分析了杨广营建东都洛阳的原因时说到是为了就近加强对江淮新经济区域的联系和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顺着这条思路,如果也从积极的方面加以考虑,杨广南巡亦具有安抚江南,加强对江南的控制,以维护王朝大一统局面的积极意义。要知道江南一直以中华正统自居,对于北方的政权一直视为胡虏,杨广的南巡可以向江南宣示他不仅是北方的皇帝还是南方人的皇帝。杨广盛张仪卫,大讲排场,是要以皇帝至高无上的尊严威慑江南,稳固江南的统治,这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东巡山东、南祭禹陵的政治意图和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正是因为如此,杨广还特意带上了陈后主的遗孀沈婺华。陈叔宝死后,沈后“自为哀辞,文甚酸切”,杨广在后来的几次南巡,都没有忘记带上这位出身大家闺秀、谨守礼法的亡国皇后,其用意则显然是用以联络南人感情,更好地怀柔江南士族。如果是为了游玩,带此老妇不是多余吗。
还有从大业元年(605)九月到大业二年(606)二月杨广在江都的半年时间里的所作所为来看也能证明杨广的南巡根本不是什么游玩享乐的。
杨广在江都是对江南的典章文物、制礼作乐特别重视。大业二年(606)二月初一,杨广命尚书令杨素、吏部尚书牛弘、大将军宇文恺、内史侍郎虞世基、礼部侍郎许善心结合江南历史重新“制定舆服”。又令“太府少卿何稠、太府取石定兴盛修仪仗”。杨广对何稠说“今天下大定,朕承洪业,服章文物,阙略犹多。卿可讨阅图籍,营造舆服羽仪,送予‘江都’。”让这么多显要的宰相大臣及仪礼专家修汀舆服仪卫制度,足见杨广对此的重视。在古代制礼作乐既是政治大事,也是文化大事,为了向江南人民显示朝廷对江南的吸收与融合,杨广不惜血本更改朝廷盛大的礼乐文明,“所役工十余万人,用金银钱帛巨亿计”。至于仪卫,则由何稠总其成。太府卿何稠的先祖是西域胡人,他聪慧精巧,博览群书,贯通古今文物典章制度。对于隋炀帝交给他制礼作乐的任务,何稠亦多有创见,多所改作,他在天子礼服上画日、月、星、辰,用漆纱制成皮帽。又制做36000人的黄麾仪仗,以及辂辇、车舆和皇后的仪仗,文武百官的礼服,也都务求华丽壮美。
杨广的重新修订礼制以及舆服、仪卫,使得文物之盛,近世莫及。旧史和小说往往将杨广的这些举措述为別出心裁的玩乐,然而,杨广的用心并非如此,制作有江南元素的华丽舆服和壮观的仪卫非但不是为玩乐,反倒是客观地促进南北文化的交流。同时杨广南巡为了更好更快的解决南北之间的文化差异,甚至还将后来收藏于东都宝碛、妙楷二台的名画书法“尽将随驾”以在南方展示。还有就是带着中原硕学鸿儒,如大文豪薛道衡,博学通识的牛弘,并且带去大批僧尼道士,回到江都四道场,讲经弘法,好不热闹。杨广对与南北文化差异问题的考虑,不可谓是用心良苦。
对于杨广在江南的为南北文化交流做出的努力,野史和正史都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记载,然而从其他的书籍中能够找到那么点痕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