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掌上读书 > 天工 > 0358 复工吧

0358 复工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文物协会官博与婉容故居改建微博的一问一答,如同一支完美的探戈,看得人赏心悦目。

文物协会官博问得好,婉容故居改建微博答得更妙。

连番的问答,为旁观者——尤其是没有耐心看那五十个视频的旁观者,完美地解答了婉容故居改建的关键之处,同时也隐约指明了一条古建筑改建的新路。

“修旧如旧”?这个大原则的确是没错的。

文物以及古建筑上,承载着无数历史与文化的信息,它把千百年前人们的生活带到如今,为我们展示出了一幅传承的画卷。一幢古建筑,就足以看出很多东西,写出很多篇有价值的论文来。

所以,我们要保护这些信息,在修复文物时,需要依循“原真性”原则,也就是尽其可能地保存真实、本源的一面,把其中包含着的历史信息继续传递下去。

但是,历史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同样一件文物,一幢古建筑,在到达今天时都可能发生多次变化。

譬如这座承恩公府,它曾经是普通民居,后经改建扩建,再又遭遇历史战乱的冲击,最后变成这种形态完整,细节破败的状态。

而它现在位于帝都中心部位,周围还有大量民居,地理与人文条件限制了它,不可能被封存保护,维持原貌。它势必要跟整座城市的城市建设相结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因此,它势必将要接受新一轮的改建。

在这个改建过程中,要留下什么,要增加什么?要如何保留原有的文化意韵,在不破坏前者的情况下增设新的现代化设施?

而在这一方面,“婉容故居改建”给出了完美的答卷。

在关键位置,他们尽其可能地保留原貌,为此甚至使用了“原料修复”。譬如承恩公府西路的四进院子,全部都是用青石砖修葺的。这青石砖采自帝都附近的某座山中的采石场,新的改建方案中,用来修葺的石砖同样要求出自这座采石场,以达到与原本状态的统一。

但故居的改建者并没有因此被束缚住手脚。

对于一些比较次要的、并不能明确展示文化传承的部分,方案的设计者进行了大胆的改建。整个改建过程中,涉及到的现代化改造内容其实比他们先前想到的还多。除了基本的水电网络之外,供暖、沐浴、照明、家电……基本上可以保证每个住进去的人,都能住得舒舒服服的。再配上足够的软装外设,媲美五星级酒店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话又说回来了,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历史底蕴,又有哪个五星级酒店比得上?

这些地方,正是文物协会提出质疑最多的部分。

但他们越是质疑,就越是发现,方案的设计者解决得有多巧妙。

他所有动了的部分,全部都在“无关紧要”的地方。而且所有的改建全部都选择了可以拆除还原的方式,在材料选择上也做了这样的倾向。

也就是说,如果在改建过程中,或者是在改建之后发现这地里不行,需要保护起来,施工人员可以随时拆除还原,不损根本。

正是这样细致的考虑与做法,才一步步地让文物协会无话可说!

文物协会的确无话可说了。

他们终于发现,自己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给对手敲边鼓。

你看,微博下面已经有不明真相的群众在怀疑,文物协会是不是在跟婉容故居改建这边唱双簧了!

终于,文物协会彻底消停了下去,到这时候,两边的隔空喊话已经持续了十一天,除了一开始的蒋志新以外,刚好把天工社团的五个小组轮了两遍。

而这十一个问题,刚好回答了故居改建最令人担忧的十一个方面,让旁观者在恍然大悟的同时,打从心底升起一个想法——没错,这座古宅就该这么修!

第十二天早上九点,一直关注着这事的群众们刚刚上班或者刚刚起床,第一时间打开微博,找到文物协会的页面看问题。之前,他们的质疑通常发在这个时间,很少提前或者推迟。

但今天,九点整了,这里还是空空荡荡,排在第一的微博仍然是昨天那条,一变也没变。

五分钟过去,十分钟过去,半小时过去……

群众们期待的微博一直没有刷新出来。

一直等到中午,文物协会这边仍然悄然无声。

群众们这才意识到,这边的问题问完了……或者说,不愿意再问了!

他们翻回到前面的页面时,发现那十一个问题的确几乎已经问尽了关键节点,这些关键全部都能合理解决的话,剩下的就全部不过是细枝末节的技术问题而已。

这就是说,文物协会默认了?

那个极为创新、看上去甚至有些不可思议的改建方案,获得了文物协会的认可?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