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掌上读书 > 明末风暴 > 三二九、巧夺天工显真微(二)

三二九、巧夺天工显真微(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二九、巧夺天工显真微(二)

(封推再加更,真辛苦啊……)

曹化淳是极了解崇祯的,现在崇祯对俞国振有歉疚之意,但若是让他一直歉疚下去,反而对俞国振不美()。象崇祯这种人,当他觉得对不住某人,而且无法弥补那歉疚之意后,那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请那人一死了。

因此他转移了话题:“除了这一车鞑子首绩之外,俞国振还送来一个人,乃是投靠鞑子的叛贼,俞国振给了奴婢一个口讯,说是他生平最恨者,莫过于这种替异族带路残虐本国之辈,这种人丧心病狂,无君无父,一死不足以弥其罪,要奴婢在锦衣卫的番子里,择专人照顾,直至陛下将他明刑正典。”

“无君无父”这一句,是曹化淳为了讨崇祯的欢喜而自己加上的,俞国振的原话里却是没有。果然,听得这一句,崇祯的幽幽神态不见了,忠臣孝子,哪个皇帝不喜欢这样的臣子呢?

“这个叛逆就依着俞国振的意思,交由你处置了。”崇祯点点头。

俞国振的意思他明白,就是让锦衣卫折腾人的专家来给那个叛逆上刑,要折磨得他生不如死,然后再明刑正典公开处死。这也正合崇祯的心意,若是可能,他真想将全天下人都召集起来,亲眼看着这个投靠建虏的家伙是如何被处死的。

“朕记得当初《风暴集》初出时,曾连接两期都在讨论华夷之辨()。”过了会儿崇祯又悠悠地道:“当初朕初看此文时,便觉得甚慰朕心,如今看来,俞国振果然乃是我大明的忠臣!”

“皇爷圣明。”曹化淳恭敬地道,却不作任何评价。

《风暴集》对于大明社会高层的影响,比俞国振自己预想的还要大,比如说天子崇祯,便也期期都看。对于其中部分内容,崇祯是极为赞同的,所谓一白遮百丑,别的不合他心意的部分,他也就装聋作哑,没有去细究。

有他这种态度,朝堂上也有人叫嚣说《风暴集》等妖言惑众败乱人心,朝廷应用孔子诛少正卯之策,查禁《风暴集》,这样的疯狗乱咬,也都被崇祯留中不发。

当初《风暴集》还是为崇祯讲学的文震孟带进宫中的,文震孟彼时说此“为一家之言,然有正声”,只不过后来又渐渐鄙薄其书,称其为“不读圣贤,难以为书”。文震孟乃是东林砥柱,还在去年初任过一个月的首辅,只不过上台之后便将精力用在党同伐异之上,最终落职。崇祯记起来,就在一个月前,此人已经病逝了。

“遣人慰问文公家人,着礼部议文公谥号。”崇祯拿笔记下这两件事情,因为建虏入侵,许多政事都被耽搁了。

“朕要亲自书一文,言及华夷之辨,以激励民心士气!”想到《风暴集》,崇祯突发奇想:“不过朕却不能直接署名,免得天下士民得了书后不是去看,而是供起来拜……曹伴伴,此事便交与你了。另外,让俞国振将《风暴集》涉及华夷之辨的结集重印,至于所用花销,嗯……”

谈到钱,崇祯就觉得手头紧,崇祯八年时,他发内帑二十万两以为御流寇之赏,而今年以来,先是宁夏大饥引发了兵变,后又是山西大饥,他搜罗内库,也只找到了一万三千五百两银子用于赈济,这其中有一万两还是淡水河珠的半年收益。因此他只能无奈地道:“所用花销,令俞国振自筹,反正他这个富家翁,比朕会赚钱,比朕也有钱——看看即墨那边有没有荒山僻地,再多赐他一些算是弥补()。”

“皇爷圣明。”曹化淳垂眉顺目地道。

这老太监心里精明,该替俞国振说的,他会顺水推舟去落人情,可是稍有忌讳之处,他就不会开口。比如说,俞国振虽然不要官爵,却请他向崇祯请求,允许他的商船在海外属国以大明的名义便宜行事。这等建议可是犯了忌讳,就算得了崇祯允许,也必然得罪朝中那些由江浙海商用银子喂出来的大佬们,曹化淳就很聪明地只字不提。

“俞国振立下这般功劳……”

崇祯又开始伤脑子如何来赏赐俞国振了,本来最好的方法是赏赐官爵,但俞国振又不愿意为官,而且崇祯也算是看明白,此人确实一身毛病,喜欢自作主张自行其事,放在官场上必为上司、同僚所忌,没准便会有哪个奉尚方宝剑的文臣要拿他祭旗立威,而那样的结果,十之**是将此人逼反来。既然如此,倒不如让此人保持现在身份,不受朝廷中大员掣肘,只要他对自己的忠君之心不变,那么他便是自己手中的一柄利刃。

“让皇后请他家眷入宫吧。”崇祯想了想,然后一笑:“朕上朝的时候,让他的家眷入宫,时间就定在明日,你去告诉他家眷一声,做好准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