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掌上读书 > 龙溪河水向北流 > 031 暑热农忙

031 暑热农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七月十四日,林木森回到钱北。

明天就开始农业大忙的“双抢”;湖乡人多田少,“双抢”并不比“春蚕”时紧张,只是溽暑磨人,使人感到无奈何的疲惫,更显得了劳累。大家对林木森此时回来,有些惊异。

十一点不到,众人便散去;满地的烟头、糖果纸、瓜子壳,还有槟榔渣。槟榔是湖南喜爱的特色食品;王兴荣他们咀嚼满口的桂枝辛辣与甘甜,即惊奇又有口难辩,引得林木森哈哈大笑。

林木森准备到钱北港去洗澡;被李金凤拦住了,说:

“都半夜了;河水太凉,到后门去冲一下吧!”

这是回到钱北,她对林木森说的第一句话。拉开后门,李金凤已备好一盆水;温温热,林木森感到心中一阵热。洗澡时,他听见舅妈在调侃女儿。

“金凤会疼人了!明天也帮姆妈拎桶洗澡水,好吗?哟,脸怎么红得象猴子屁股一样……”

“姆妈——他能这时候回来,容易吗?”

的确,林木森此时回湖兴,连他父母兄弟都感到意外……

回到湖南,父母爱,兄弟疼,一晃就五六个月。

五月,插完早稻后,有几个同学回家来;他们是到老革命根据地——浏阳“插队”的,同学们一脸的茫然,浑身疲惫。林木森惊奇发现,原来在学校里誓不兩立的“两派”,现在亲亲热热地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完全恢复了亲密无间的同学友谊。

同学们谈了浏阳的“知青集体户”生活。吃“红锅菜”,把锅烧热,不放油,乘热锅倒进菜,赶紧翻动,待菜怏,放入泡开的盐水。整个过程象打争夺战,运作要快,不然菜会糊。口粮不够吃,红薯当粮;还风趣地念道,“一斤红薯两斤屎,回头望望还不止。”“萝卜片,红薯饭,米汤青菜赛仙汤。”同学们讲了浏阳的梯田涧溪、山林野兽;说了山火烧林,“我们冲锋在前,险些被火围困,差点作了‘金训华式好知青’。”数百亩的老林子成了“黑木桩”,只好伐了作棺材。说到某某充大师,替人订被子结果连床单也縫在一起时,大家笑作一团。讲到清晨起来去三十里外镇上挑石灰时,大家似乎肩膀还在痛。谈笑风生中无不流露出生活的艰辛,但充满了“知青集体户”的情谊。

林木森得到一个惊异的消息,那个用脚蹭擦**语录的“反革命”同学春节时与“房东”的女儿结婚了。结婚!同学只比林木森大三个月,才十九岁;一句歌词掠过,“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

“说是‘知青’不许谈恋爱,他岳父是大队革委会主任,办酒时,公社和‘带队干部’屁都没放,还都去喝了酒。”

“还说要‘晚婚’,结婚证是他岳父去办的,公社立马给办了。”

“我们队里一个‘六四知青’结婚时,公社说女的差半岁年纪不到,硬是不给办。结果小孩成了‘黑户’。”

说到“六四知青”时,同学们都有些伤感,闭口不谈了。“六四知青”大多数是因为家庭出身,学校不肯录取,动员“插队”的。正因为家庭出身,“文革”时,有些地方把他们列入了“四类份子”的队伍中。

第三天,听到工厂“知青办”有车去浏阳,同学们顾不上还没与父母说上几句知心话马上启程。生活已教会了“知青”节俭。他们是轮流回来“求援”的,每人都提着沉重的旅行袋,瓶瓶罐罐装着“知青点”各个家长的心!林木森一同前往去,他三哥也下在浏阳,顺便给同学“贺喜”。

挤坐在“解放”卡车后厢,迎着风,沐浴着阳光,同学们唱着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