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掌上读书 > 位面商人在明末 > 380法统和道统

380法统和道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种历史常识,青山居士身为当时大儒居然不知?不对!张溥猛然想到,刘白羽所著的《历朝政治得失》里面对此分析的一清二楚啊……

专家说瞎话,定然不是傻,而是私货,刘白羽故意掺杂私货又是为了什么呢?借古讽今——张溥忽然想起《孟子?梁惠王下》中说的话: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再联想到明朝太祖朱元璋和孟子的恩恩怨怨,顿时知道刘白羽的真正图谋了.

和一般人眼里温良恭俭让的儒生形象不同,亚圣孟子的火气很旺,和其他诸子百家辩论的时候,直接骂街都毫不顾忌,和现在的市场大妈有一拼,思想中也颇有一些原始民主主义的原素,他并非无原则地强调臣民对君王的服从,相反还认为,恶法非法,暴君非君,面对恶法和暴君,人民有反抗的权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最可怕的则是“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些都是中国思想史上光彩夺目的名言。历代的帝王,面对这些话不可能多么舒坦,不过他们更愿意装聋作哑,因为你孟子宣扬的是暴君非君,而我是明君圣主啊,何必和这些话过不去?自我代入暴君,那不是自己没事找事么?

然而,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却不知道儒家的传统,再加上平均三年一换皇帝的元朝也没什么儒家传统可言,于是他不干了。他读《孟子》,到“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那一段的时候,不禁暴怒:这哪里是臣民能够说的话?皇帝一发怒后果就严重了,居然要罢免孟子千百年来在孔庙里和列位大儒们吃冷猪肉的资格,而且特地下令,不准臣下对此发表反对意见,否则就要处以“大不敬”的罪名,杀头。可偏偏也有不怕死的读书人,一个叫钱唐的士子还是毅然上疏,反对皇帝把亚圣打入冷宫,且公开声明说:“我为亚圣而死,虽死犹荣”。朱元璋这个时候总算冷静了一些,知道自己的手腕太重了,起了反作用,没有处罚钱唐,不久也恢复了孟子配享孔庙的资格,不过终究余恨未消,于是命令臣下“删孟”,将上述那些光彩夺目的对皇帝开炮的名言尽皆删去,共砍掉孟子原文八十五条,只剩下一百多条,编就了一本《孟子节文》,又专门规定,科举考试不得以被删的条文命题。

朱元璋为什么“删孟”?“删孟”背后的心理是什么?

朱元璋对孟子强烈不满,和其“删孟”的举动,正是他竭力建立一种“新道统”的标志。读中国历史,当代人常会奇怪,传统社会应该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君王淫威之下,那时的人们肯定是极度缺乏尊严,天天垂头丧气的,特别是在自尊方面比较敏感的文人,但事实是,除了满清时代,旧时代的士子们似乎并不觉得自己活得有多么窝囊,哪怕要直接面对高高在上的君王,他们也并非总是那么一副谦卑可怜的贱相,自认为该争的也还是要争个不亦乐乎,甚至常常至死方休。更令人诧异的是,这些“藐视”君权的狂人,虽然难免结局凄凉,有的要被打屁股,有的会被杀戮,甚至遭遇灭门灭族之祸,但民间的清议,也就是今日所说的“社会舆论”,还是公然站在他们的一边。被君权打压甚至消灭了其**的,虽败犹荣,虽死犹荣。即便是要啥有啥的皇帝,对这样一种状况,也好像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之所以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因为,中国的读书人死扭着“一根筋”:他们倔强地认为,代表世俗权力的“治统”在皇帝那儿,而代表意识形态的“道统”却在我们手里。

这种“治统”和“道统”分割的现状让朱元璋愤怒,他雄心勃勃,要将“治统”和“道统”合二为一。朱元璋“删孟”所暴露的,正是一个因背靠国家机器、手握生杀大权而膨胀者的狂妄,他极欲按照他个人对君王与臣民关系的理解,建立一种“新道统”。这种“新道统”的要害惟在于,哪怕恶法,也是法,即使暴君,也是君,“法”和“君”的绝对权威不容丝毫置疑,更不允许反抗。不仅不准反抗,连消极躲避做一个隐士的自由也是没有的,孔子认为读书人在天下无道时可以做隐士,而朱元璋则执行“不合作则死”,连这种消极自由也蛮横取消了。

和儒者争夺道统的话语权,朱元璋们肯定是会成功的,不是别的而是因为他们握有权力。到了清朝的康熙,就更牛了,他径直宣告:“道统在是,治统亦在是”。从此只有皇帝才是最大的理论家、思想家,只有圣旨才是判断一切是非曲直的标准,传统儒家在君权之上的道统至此被彻底颠覆。

否则朱元璋别的政策不说,一方面子孙都封王,还有实地,一方面儒生文官**一点就破皮是草——这种不加掩饰的家天下政策,不被文官阳奉阴违彻底搞垮了才怪……

刘白羽提出的把冉魏和东晋并立正统,比孟子非君思想还进了一步,人家孟子非君,还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夏桀商纣这样残暴的君主,刘白羽非君,连像宋高宗和司马家这种不积极作为的都给非了,实在是要对朱元璋道统和法统合一的最高挑战,要把皇帝和国家两者都要彻底分离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