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村出名之后,时不时的就有村民上门卖药材。
“这药材能收吗?”
“能给多少银钱?”
谢良辰常常听到的就是这两句。
给纸坊送的药材多起来,谢良辰手中也有了些银钱,于是与陈咏胜商量好,收一些北方常见的药。
例如柴胡、防风。
村民们也陆续学认了这些药。
村中年纪大的人,不如半大小子认得快,他们手脚麻利,经常在山中跑来跑去,遇到差不多的药材就来询问,这样三番两次下来,就摸了清楚。
就连黑蛋这些小孩子,有陈子庚在旁边指点,他们也学了七七八八。
只要不是赶在采药的时候,外村的人来陈家村卖药,一群人就围上去查看,大家七嘴八舌地一通说,外村的人听得发愣,只觉得陈家村随便抓个人来,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不过这次村民遇到了难题。
一个五十多岁上下的婆婆背着竹篓进了村,竹篓里的药大多都是他们不识得的。
静谧了半晌,终于陈玉儿道:“这个像草乌,昨天我看辰阿姐在画,与这个很像。”
婆婆听着仰起了脸,一副期盼的模样:“是药材?”
“应该是药,”陈玉儿脸颊微红,恐怕自己认错了,让人失望,“您等一会儿,辰阿姐应该很快就来了,让辰阿姐看看就都知晓了。”
那婆婆点点头,应该是走了很远的路,她显得气喘吁吁,干脆坐在村头的石头上静候。
片刻功夫,就听到熙熙攘攘的声音,婆婆抬起头看到一身粗布衣裙的少女,被人簇拥着向她这边而来。
婆婆一双眼睛落在那少女的脸上,静静地打量着她。
谢良辰走到跟前,先向婆婆行了礼:“我去看看您带来的药材。”
婆婆应声。
谢良辰从竹筐中将药材拿出来仔细查看:“这是奶参,也叫猪婆奶。”
黑蛋听到这话脸顿时一红,上山的时候,辰阿姐曾告诉过他,可他没有记住。
黑蛋讪讪地道:“这长得不一样啊。”
“这棵比较大,乍看起来不太像,”谢良辰将奶参折断,立即从里面冒出白色的汁液,“与我之前采给你们瞧的是不是一样?”
黑蛋和陈玉儿见状都颔首。
“慢慢来,”谢良辰笑着道,“见得多了,下次就识得了,若你们一学就会,我这个先生也就没什么用处了。”
孩子们又是一笑。
陈玉儿指了指谢良辰手里的另一味药:“我说这是草乌。”
谢良辰点头:“对,草乌。”
陈玉儿满脸欣喜,转头与村子里的女孩子们笑着说话。
借着收药的机会,谢良辰希望陈家村的人能多认些药材。
“你们收这药吗?”婆婆询问谢良辰。
谢良辰颔首实话实说:“山上奶参很多,价格不高,但是草乌还可以,若是您能信得过,我们收药一斤三十文。”
婆婆似是有些惊讶,不过她没有立即说卖还是不卖,反而望着谢良辰:“走了太远的路,去你家歇歇脚,讨口水喝。”
谢良辰让陈子庚搀扶起婆婆,黑蛋背上了竹篓,几个人一起回到家中。
陈老太太见外孙女、孙子带回了个婆子,顿时有些稀奇,二话不说拿出大碗来招待人喝水。
看着碗中的野薄荷,婆子微微怔愣:“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