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萱见朱权见到自己的暗示后,全然会错了意,竟是弄巧成拙,再也忍耐不住,笑了出声来。
朱权听得她银铃般的笑声,陡然想起了她正是自己跟随冯胜远征辽东,临行之际,亲自来送父亲冯胜,那个名叫冯萱的少女,心中奇道:她怎么也跑这里读书来了?她在笑什么?双目凝神一看自己手中的书本,这才陡然发觉,书上的字竟然都是倒着的?心念急转之下,这才发觉自己一直是将那本《论语》倒持在手中,满面涨得通红,手忙脚乱的将书翻转了过来。
原来古代的书籍,和后世完全不同,不但全部是繁体字,而且是由上至下,从右朝左的阅读。故此翻动书页也和后世完全相反,应该是从左往右才对。朱权来到这古代世界虽然有了一段时间,但自幼养成的阅读习惯岂是轻易能够改变?先前自地上拾起书本之时,就打定了主意背诵《论语》,根本没有去看书页上那些,自己几乎大半不识的繁体字,根本没注意到自己已然将书本倒持在手。方才见到冯萱示意,以为她是叫自己翻书,习惯成自然的那么一翻动书页,立时在众人面前露了马脚。
吴颙眼见朱权如此举动,气得七窍生烟,胡须掀动,举起的戒尺,终究不敢朝他身上落去,忿忿然一拂袖,怒道:“朽木不可雕也。”转身朝前走去,袍袖也是微微颤动,显见得心中气极。
徐辉祖眼见这宁王殿下竟是如此公然挑衅老师,心中对他更是增加了几分恶感。
朱棣眼见朱权如此嚣张,也是暗暗苦笑,忖道:朱权这小子最厌烦儒家那一套,此时能背诵《论语》,显见得是昨儿早有准备,死记硬背了几句后,今日故意将书本倒持,来气这吴颙。他虽是智谋出众,也万万猜不到今日朱权倒持书本乃是无心之失,并非故意为之。
朱权惭惭然坐下身来,再不敢睡觉,强打精神,跟着冯萱等一起朗读起来。
好不容易挨了半个多时辰,总算是结束早课,正想问问冯萱为何来此读书,却见她娇俏的背影闪动,出了大堂,一阵烟似的溜出了院门。
朱权和朱棣并肩出了大堂,寻到驸马欧阳伦,一起朝门外走去。三人刚一出门,还未及上轿,只见前方不远处奔来一群士子打扮,年岁从十七八岁到三十不等的青年,朝自己三人疾步走来,心中顿时暗叫不妙。
朱棣眼见这些国子监学生来势汹汹,忍不住冷笑一声,也不畏惧,索性驻足不行。
朱权千军万马,浴血沙场,自也不惧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心中也是暗暗叹气,忖道:没碰面的时候,我尚可避开你们,此时既是锣对锣,鼓对鼓的撞见,我这个王爷岂能示弱?
欧阳伦驸马府中的卫士,挡在三人身前,为首的卫士首领冷冷断喝道:“驸马在此,尔等意欲何为?”
所幸那些士子们倒也没有冲撞无礼之处,来到欧阳伦身前,拜倒在地。为首一个二十余岁,面容黝黑,双目炯炯有神的蓝衣士子朗声道:“草民江西孙旭,参见驸马以及两位王爷。”
欧阳伦本身也是科举出身的布衣,对这些士子的脾气也是深知,朝他们一摆手,缓缓说道:“站起来说话。”
孙旭带着身后一群士子站起身来,看了看朱权和朱棣,目光闪动间,突然缓缓说道:“草民等听闻燕王,宁王两位殿下在朝议之时,一力赞同将国子监中李轩亭,赵汝南以下,共计一百四十一名士子斩首示众,心中不服,特来请教于两位殿下。”
原来这孙旭不但和李轩亭同乡,亦且是同窗,心中对于一百多学子只因接受宴请如许小事,就要被判个斩立决极不心服,昨日得到参与朝议,同情李轩亭,赵汝南的同乡官员消息后,便即在国子监中纠集了一群士子,来此意欲纠缠燕王朱棣,阻挠拖延他去法场监斩,以此解救同乡的学子。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