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掌上读书 > 三国之贼吞天下 > 第八十二章 周瑜的反击

第八十二章 周瑜的反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雪花飘飘,寒风呼啸,公元199年冬季的第一场雪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竟提前落下。

飘舞的雪花舞动着动人的身姿,在天地间缓慢徜徉,然后如散步一般落在人的身上,消失无踪。

周瑜水寨内万籁俱寂,数以万计的士兵聚拢在一起,占据了码头上所有的空地,甚至附近战船的船舷旁也站满了人。

从这些水兵标枪般的身形可以看出他们究竟经历过怎样残酷的训练,帅台上周瑜慷慨激昂,士兵们却只能任由雪花将自己覆盖。

由于战乱的缘故,庐江的消息并没有第一时间传到柴桑,当孙策得知郑宝占据庐江城时,许康已经率领主力军队前去平叛了。

但这并不影响他接下来对柴桑郡的布局。

由于扬州军有大量士兵被分派到柴桑各个县城守御,许康此举不可避免的造成湖口乃至于整个柴桑郡范围内己方机动兵力的锐减。

正是察觉到这一点,孙策才有了反击的想法。

毕竟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愿意被动防守的人。

经过激烈的争论,孙策全军上下终于达成共识。鉴于冬季降临,雪花已落,大地很快就会封冻,到时候天寒地冻,道路难行,将更加不利于大兵团作战。

为此他们制定了三个快速出击方案。

一是直攻彭泽,切断柴桑郡南方许康军的补给线,只要他们能在那里坚守一个冬天,饿也能把这些士兵饿死。

二是率领主力攻打柴桑郡南方各县,打通与新都郡的联系,然后集中兵力,趁许康援军未到之时从南向北,攻打彭泽城。

第三个方案是一个保守方案,建立在第二方案失败的基础之上。那就是若来不及攻占彭泽,他们就直接接回新都郡的士兵,返回柴桑城,继续采取固守态势。毕竟,柴桑郡若是丢失,一个小小的新都郡再继续把守下去也实在没有什么意思了。

由此可看出,对孙策军真正重要的其实是前两个方案,第三个方案更像是一场撤退的预演而已。

结合前两个方案亦可看出两个要点,一是快,比天气快,毕竟冬天已经临近,一旦大雪封路,受影响的可不仅仅是许康军。比许康援军更快,毕竟论总兵力,许康占据绝对的优势,一旦给他足够的时间,他完全可以从其他地方调集足够的军队防守住任何一座他想要保住的城池。

二是占领彭泽。彭泽虽小,地形又复杂,但却是把守湖口的要冲,是进入鄱阳湖的钥匙。只有占据此地,才有资格将鄱阳湖划归到自己的统治之下。

于是,周瑜水军的地位再次凸显出来。

只要他能够打败许康的水军,夺得鄱阳湖的制水权,那毫无疑问,偷袭彭泽城将是手到擒来之事。

虽然在周瑜看来,自己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发动全面水战的条件还不成熟,但现在事情逼到这一份儿上,已经由不得他做其他选择了。

若任由许康轻轻松松的解决庐江之乱,错失这唯一或者也是最后的机会,己方受到的压力将会大大增加,各种困难也只会越来越多,毕竟双方总体实力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现在已经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如何打的问题。

为了发动这场战役,孙策更是不惜血本,各种战争物资对周瑜敞开了供应,所有人手亦先紧着水军使用。

经过紧张的调配,孙策将麾下所有的船只都征集过来,得一千八百余艘。只是其中有七百多艘是用当地渔船改造而成,战力着实有限。即便是剩余的其他战船也多是中小型的蒙冲,先登,冲锋舟之类,真正的主力楼船只有三百余艘。

而许康水军拥有的楼船却高达五百余艘,是周瑜水军楼船数的近两倍。其他中小型战船亦有八、九百艘,而且都是经过专门设计的战船,据有极高的适航性能、操纵性能和速度优势,再加上船上的水兵大部分都是各地经过多次战斗洗礼的老兵,故而虽然数量上略逊于周瑜水军,但战力却远非他们可比。

当然周瑜也不是没有一点儿胜算,经过这段时间的相互观察,终于让他找出了许康水军的一个致命缺陷。

那就是没有统一的领导。

目前许康在鄱阳湖内的水军大致由三支舰队组成,分别是方海的东北水军,聂环的青州水军和许定的江南水军。

最高统帅许康北上平叛,剩下的方海、聂环、许定三人职位相同,资历各有优劣,是以谁也无法指挥另外两人。一旦开战,肯定会造成指挥上的混乱。

再加上按照许康的吩咐,三支水军被分开部署,其中两支分布在自己水寨外围用于围困,另外一支驻守基地休整,每两天轮换一次,允许一支水军上岸休息。

表面上这种部署充分考虑了每一支水军的需求,但周瑜敏锐的洞察出其中的漏洞。

那就是相互救援上的延缓。

兵力的分散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战力上的自我消弱,只要自己能够把握住机会,集中全力包围攻打其中一支军队,然后充分利用三支军队赶到战场上的时间差完全有可能将他们逐个消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