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掌上读书 > 重生燕太子丹 > 265. 秦楚大战

265. 秦楚大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传孤的旨意,仍封姬尚为东周公,食邑方城、易城。"

按照燕国的律令,凡是受封的封地还是由燕国来管理,只是其一年的税收所得,有一半要交给受封的人。所以姬丹封出去那么多封地,并不会伤到燕国的国本。到现在为止,姬丹还没有封过大臣,等以后真正安定下来,大臣们的封地也不会少。

姬尚受了封赏,便前去接收封地。等姬尚接受完,便与大将姜严前去巩城、洛阳,接收城防。当时洛阳是由各诸侯国共同防守的,岁入也归各国。等姜严到了巩城,这里东周公的兵马自然归姜严管,而洛阳城内却有各国的驻军。

现在赵国归降了燕国,赵国派驻的一万兵马表示愿意归姜严接管。韩国是个小国,见到燕国强势崛起,不敢得罪,韩王一纸调令便将驻扎在洛阳的一万兵马调了回来,表示放弃在洛阳的利益。

但是魏国和楚国却并不服气,两国各有一万驻军,联合起来抗拒姜严,差一点打了起来。见此,姜严急忙勒束兵马,保持克制,才没有打起来,并立刻快马向姬丹报告。

姬丹派使者前去两国协商,两国都不肯让步,最后姬丹也只好让步,保证每年的岁入有他们的份额,同时他们也要从洛阳撤军。为了表示公平,姬丹也给韩国留下了一份份额,如此,魏、楚两国这才肯撤军。

此事看似圆满解决,不过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大事。东周公带着眷属居家搬迁,前往自己的封地,在经过魏国的时候,突然杀出一支兵马,将东周公全家五百余口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消息传来,这下姬丹真的怒了,下令兵分两路,大举进攻。一路由曹永领兵二十万,在泰山郡甄城集结。一路姬丹亲自统领三十万大军,在邯郸南部集结。

听到消息,魏国大惊,急忙派遣使者向韩、楚、秦求救。这回楚国和秦国都没有犹豫,很快楚国的十万大军便到了魏国,而秦国上次准备支援赵国的兵马还没有解散,直接派到了魏国。

便是韩国,似乎也意识到不能让燕国一家独大。这天,韩国突然出兵,攻占了巩城和洛阳,燕国大将姜严只身逃归。然后韩国派遣十万大军也到了魏国。

于此同时,魏王组织了二十万大军,命信陵君为大将,统帅三军,严密防守燕军。见到魏国声势浩大,燕军也不敢轻举妄动,两军就这样对恃着。足足过了半年,天气转冷,双方这才罢兵。

有了这次经历,姬丹知道燕国现在是锋芒太露了,决心先不再出兵,而是加紧操练,等到各国有变的时候再出兵。

不久,赵妍儿和梅傲雪各产下一子。梅傲雪产子在先,取名为姬胜。赵妍儿产子在后,取名为姬志。虽然姬志生在后面,但是他毕竟是王后的儿子,姬丹立姬志为太子。而姬胜则被封为富贵侯,食邑中山郡。

到了第二年,姬丹在群臣的强烈劝谏下,在蓟城登基,继皇帝位,国号大燕。

消息传出,诸侯震动!

秦王宫中正在早朝,无论是秦王还是大臣都带着怒气。

"诸位爱卿,寡人尚且不敢称帝,燕王姬丹竟敢称帝,真是岂有此理!寡人决定以王翦为大将,发兵四十万,讨伐燕国。诸位以为如何?"

"大王,"大夫甘罗上前说道:"燕国锋芒正盛,此时不宜伐燕。臣以为不如伐楚。"

"伐楚?"

"楚国地大而君愚,大王据之,正好可以扩充疆土,壮大实力!"

此时顿弱也上来奏道:"大王,臣也以为伐燕不如伐楚。"

"嗯,既如此,伐楚当用多少兵马?"

"回大王,臣需三十万兵马,才可荡平楚国!"王翦说道。

"既如此,孤便发兵三十万,王翦仍为大将,讨伐楚国!"

由于燕国的崛起,现在秦国的相对实力有所下降,但是其绝对实力并没有变。对于楚国来说,确实是秦国强上很多。消息一传出,楚王急忙命景离为大将,领兵四十万迎敌。

双方在荆山遭遇,一战不胜,楚军败逃。到了蓝田,景离再次整顿军马,与秦国再战再败,然后据守郢都。三月之后,郢都被秦军攻破,楚王被乱军所杀。接着,秦军长驱直入,一路朝东攻城略地。

楚国群龙无首,此时,消息传遍楚国,惊动了正在项地闭门读书的项燕。项燕义愤填膺,当即决定起兵。项家是楚国大族,项燕在项地振臂一呼,不久便召集了一千乡勇。项燕便领着这一千乡勇一路向西。

到了各城池,守将听说项燕是主将,纷纷表示服从,大军迅速增加到了十万。到了寿春附近,项燕遇到逃亡至此的昌平君熊启。熊启是楚王熊完的儿子,项燕当机立断,立熊启为楚王,定都寿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