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掌上读书 > 重生燕太子丹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国制

第一百七十六章 国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姬丹想了想,觉得自己一时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节流,说道:"此事孤也要征求一下诸位大臣的意见,才能决定。不过,对于开源,孤倒是有个主意。"

王俭行了一礼,说道:"请大王示下。"

"你还记得丹城的各种作坊?"

"臣记得,其实丹城不需要这么多作坊,当时是为了能让丹城百姓有口饭吃。"

"是!但不仅仅如此。"姬丹说道:"以孤看来,若是能把几个小作坊合在一起,办成大作坊,把整个作坊的工作划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而每个劳役都只做一件工作,这样熟练程度自然就提高。如此,用同样多的人便可产出更多的东西。"

"哦?"王俭似乎一时难以消化,苦苦思索,将信将疑,说道:"果真如此?"

姬丹笑着说道:"王爱卿何不试试?"

王俭想了想,说道:"好!臣就先去办个织布的作坊试试,若果真如此,日后可以再开办其他的作坊。"

姬丹说的其实是穿越之前那个时代的经营理念。现代企业管理之父泰勒把工厂的工作分成很多个不同的部分,每个人只做其中一部分,由此达到一种保证最大效率的“时间和动作”标准体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这其实是流水化操作和规模效应,需要大量的资金,开办规模比较大才能起到效果。在这个时代,作坊一般都是一个人或者一家几个人的作坊,其实没有条件这样做。

但是自从开办了大燕钱庄,姬丹将整个国家的钱都集中起来了,现在差不多就是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了,资金自然就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找人去做就是了。

君臣二人在姬丹的御书房谈了整整一个下午,最后姬丹又留王俭一起用膳,等用完膳,王俭才满怀信心地走了。

对于国库空虚、财钱吃紧,姬丹虽然也忧心,不过只要熬过一阵子,等到盐场开工,再加上其他一些措施的实施,难关自然就过去了。这个时代没有破产的国家,姬丹真正感到沮丧的是,国库空虚意味着一段时间之内无法再大举用兵了,而燕国的南部还被齐国霸占着。

次日早上,姬丹又将荀达和乐闲传进宫。

"大王,臣等根据您的意思,参考周朝和各诸侯国的制度,已经拟定了一份我大燕的制度。"乐闲从袖子中抽出一份文书递上,说道:"请大王过目!"

姬丹身边的太监张公公接过文书,转递过来,姬丹仔细阅读。

按照乐闲的拟定的制度,燕王下面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者中丞相为一人,作为百官之首,替燕王助理万机。太尉为一人,是全国的最高军事指挥官,统领军务。

御史大夫可以有多人,作为丞相之副,其职掌有二:一为掌管天下文书图籍、呈递公卿奏章,颁布燕王诏令等,类似燕王的机要秘书长;二是掌管朝廷内外监察,为全国最高的监察长官。

九卿分为:卫尉、郎中令、廷尉、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内史。

整个燕国,分为九郡:为上谷、广阳、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乐浪、范阳、渤海。郡下面设县,县下面设乡,乡下面设亭,亭下面设里。

每一郡设郡守,郡守下面设郡尉、郡监,郡守只有一人,直接报告给燕王。郡尉、郡监分为多人,协助郡守管理一郡事务。每一个县设县令一人,县尉、县丞多人。乡里设三老、游徼、啬夫、有秩等。亭设亭长,里设里正。

对着这份文书,姬丹沉默许久。一个国家制度是否先进合理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姬丹也不得不认真考虑。

不得不说,乐闲和荀达制定的这一套制度还是比较完备的,基本上没有冗余的官员,也符合这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不过,姬丹对自己与这些人的关系还是有些不同意见。

荀达、乐闲二人见姬丹沉默不语,只好立在一旁,不说话。过了许久,姬丹开口道:"二位爱卿拟定的制度甚为合理,不过孤方欲用兵于天下,三公九卿都要向孤汇报,孤一人哪里还有精力争夺天下?"

两人对视了一眼,乐闲说道:“还请大王明示。”

姬丹想了想,说道:"可以设左右丞相,统领百官,替孤治理国家。二位觉得如何?"

"嗯,"荀达想了想说道:"如此说来,臣等拟定的这份制度确实有且妥之处。可以将九卿归为左右丞相管,还有各郡郡守也由丞相考察监督,之后再呈报于大王。大王以为如何?"

"好!这样,孤便有精力征战天下了。不过细节方面还可以商榷。"姬丹仔细思考之后又道:"孤决定亲自统兵,所以太尉一职不需要设。另外廷尉一职关系国家法律制度,可以设为司寇,位于三公之列。"

"另外,九卿中的太仆、典客、宗正、少府、治粟内史等归为左右丞相管。而卫尉、郎中令的人选虽位于九卿,孤当亲自任命。"

荀达和乐闲对望了一眼,说道:"一切皆由大王定夺。"

"另外还应该设一人,"姬丹继续说道:"便如齐国的祭酒,掌管国家的教育,位在三公之列。"

"大王,不如由御史大夫中制定一人,专门管理此事。"乐闲想了想,说道:"不过我国并无学府、学堂,此职形同虚设啊。"

"会有的。"姬丹坚决地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