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丘之山中,大儒的声音不断的传出,越飘越远,越来越多的修士都赶了过来,盘膝而坐,闭目聆听,浓郁的儒道意境弥漫在各处,让所有的修士都听得如痴如醉。
远处一片金光不断的向着尼丘之山靠近,强大的帝王之威隔得极远就传了过来,那是一架帝撵,一位身穿帝王袍的中年男子端坐其上,八只异兽拉着前行,在虚空中发出滚滚如潮的声响。
距离尼丘之山还有百里之时,那帝撵停了下来,上面端坐的帝王踏步走了下来,那帝撵留在了原地,而那帝王则是率领极为臣子一步一步向着尼丘之山走来。
“咦?那是鲁国的国君姬将,他竟然也来了。”有修士看到那位帝王的身影,惊异的说道。
“这有什么奇怪的,如今在尼丘之山上讲道的可是圣人孔子的弟子,姬将身为鲁国国君无论如何也要前来,这鲁国能够存在至今,可都是因为圣人孔子。”另一位修士说道。
“没错,听说这姬将还是一位强大的儒道修士,尊奉圣人孔子,极为虔诚,以我看,即便不是代表鲁国,姬将也一定会来。”又一位修士看着那一身帝王袍的姬将说道。
众多修士都看到了姬将的到来,不过大多都是一副理所应当的表情,并没有什么意外。
尼丘之山上笼罩着乳白色的烟云,姬将带领几位臣子来到山前,并没有直接走上山去,二十静静的站在山脚之下,凝神聆听着山上传出的儒家大道。
这一站,就是三天,三天之后,尼丘之山上的生意停顿了下来,众多修士依旧沉醉在儒道意境之中,没有苏醒。
“儒家弟子姬将请见樊须大贤!”微闭双目的姬将睁开眼来,大袖一挥,对着尼丘之山朗声开口道。
姬将身为鲁国国君,此时却没有抬出自己一国之君的身份,而是以儒家弟子自成,显然是对儒道和山上的那大贤樊须极为尊重。
“本只是来瞻仰恩师故地,却不想惊扰到了陛下,大贤不敢当,陛下请入山一叙。”淡淡的声音从山中传来,一道白练从山腰之上泻下,来到了姬将的跟前。
姬将率几个臣子踏步走了上去,转眼进入了尼丘之山之中,白练倒卷,姬将等人瞬间来到了山腰。
山腰之上,有着一座茅屋,茅屋旁有着几块巨石散落,一道身影就在其中一块大石之上静静而坐,那人是一个男子,一身儒服,身上有着浓烈的儒雅之气,不过其长相却是十分英武不凡,看起来三十岁左右,不像是一介书生。
这人就是樊须,乃是圣人孔子的弟子,圣人孔子共有七十二位弟子,这些弟子之中,修为最弱的也是金仙高手,而樊须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姬将几人来到山腰茅屋前,樊须走下大石,挥手取出了取出了桌椅,邀请姬将坐下,他的眼中有着明亮的光芒,智慧而灵动,面对姬将,既没有显得拘束,也没有摆圣人门徒的架子,看起来十分面善。
姬将对着樊须微微一礼,坐了下来,这里是尼丘之山,是圣人孔子的诞生地,也是儒道的圣地,每天都会有不少儒家弟子来这里朝圣,姬将也没有将自己当做一国之君,只是当做一个普通的儒家弟子。
二人对坐,对饮畅谈,不过,大多都是樊须在讲,姬将在听,毕竟樊须的儒道修为远远的超过姬将,长时间跟随圣人孔子,其对儒道的认识远超其他人。
而在尼丘之山的南方,距离尼丘之山万里之远的一条大河边,苏让和犹如影子一般的天弃正站立在那里,遥望着远处的尼丘之山。
“樊须,圣人孔子的弟子,这是一个厉害人物。”苏让开口说道,“本想借助于大齐帝国的力量来对付大楚帝国,如今看来,这个樊须更为合适。”
一旁的天弃没有开口,他的身躯始终与虚空融合在一起,看起来似一道影子,又好似一阵黑烟。
“熊应书之子熊逑求道心切,也来到了鲁国境内,聆听樊须讲出的儒家大道,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这倒是一个好机会。”苏让手中羽扇轻摇,嘴角露出一丝淡笑。
四十五年前,苏让就奉帝京的命令来到了春秋大世界,目的就是为了对付问天门,苏让按照帝京的吩咐开始着手布置一切,部署了一系列的方案,可是此时樊须的出现让苏让心中一亮,看到了一个更为简单的对付大楚帝国和问天门的方法。
&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