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掌上读书 > 明末称雄 > 第775章 犁庭扫闾

第775章 犁庭扫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钦天监奉命择定出兵吉日,时间最终定在了五月十六。

朝中上下都在为皇帝的这次御驾亲征漠西做着最后的准备,而刘钧也在即将离京之前,下旨授任前三江总督李春江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正式入阁出任群辅组阁大臣。

大汉内阁大学士四殿三阁,排位高低依次是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和文渊阁、体仁阁和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是在原来的四阁二殿基础上增加的,七个殿阁大学士的位置为各只授一人,严格遵照退一进一原则,同时殿阁大学士与内阁辅臣的位置挂钩。

这就如同是军中把军职和军衔挂钩一样。

出任首辅,则授中极殿大学士,出任次辅,必援建极殿大学士。而吏部尚书,必授文华殿大学士。接着是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四位尚书,依序授任其余几个殿阁大学士职。

因为首辅、次辅、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都是殿名大学士,而其余三位尚书则是阁名大学士,也可以很好的看出这七位大学士中明显的权力高低。

李春江出任吏部尚书,便也进入了内阁,授文华殿大学士,他虽入阁晚,却一下子跃过了四位大学士,一下子成了内阁中排名第三的大学士。这个排名是有先后而且非常严格不容逾越的。

李春江和其余四位尚书一样,他们以尚书职管理本部以及附属的寺、司、局等事务,另一面又以大学士身份做为群辅参与整个内阁的管理。

李春江二十多岁就进入了内阁,成为内阁第三把手,这个消息倒丝毫没有引起大家的意外。李春江何许人,那可是皇帝的老兄弟,从龙元勋,况且这几年历任巡抚、总督等职,都表现的很好。

倒是皇帝接着又对三位军中大将的调职,引起了一点点涟漪。

上将军刘允升正式退役,这位皇帝的堂兄,在军中多年,担任的无不是重职要职。从北洋舰队总兵到禁卫军提督到直隶总督再到枢密使到南洋总督、镇南将军,一路走来,军中威望极高。

现在,这位年轻的上将军,却在此时脱去了身上的那身戎装,退出了现役。

退役之后,皇帝立即授封刘允升为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由于现在大汉实行的军政分离政策,枢密使依然是现役武将担任,但兵部尚书这个职务,却因为兵部直属内阁,且兵部尚书是五位组阁大臣兼五位群辅之一,因此朝廷已经规定,兵部尚书不能由现役武官担任,但因为兵部的特殊性,也不能由普通文官担任,因此最后的结果就是,要出任兵部尚书一职,必须得由退出现役的高级将领出任。

刘允升因此退役,转身进入内阁,且一跃就成了内阁排名第四的大学士,排名紧跟在李春江后面。

傅山和郑芝龙两位上将军,则分授陆军司令和海军司令。两个司令部隶属于兵部之下,统领大汉两大军种的军政事务。

郑三俊出任内阁次辅建极殿大学士,李树初出任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张国维出任工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杨廷麟出任刑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临出兵时间渐近,朝中重要的人事变更却是接连不断。

李春江和刘允升先后入阁,执掌吏部和兵部。

紧接着傅山和郑芝龙又先后出任了陆海军司令,且这两个司令部规模扩增了许多,成为兵部中最大的两个部门。

但这不算完,次辅也跟着换人了,然后最终大家发现,短短十来天,除了首辅袁继咸还岿然不动,内阁七位大学士,一次性的换了六个。郑三俊刚接任吏部尚书不久,他倒算是升任,但除了他,依然一下子换了五个新人入阁。

但这还没完。

随后宫中继续传出旨意。

枢密院左右枢密使和总参谋长没有变动之外,下面最重要的一众高级将领,五位战区司令官和五位战区参谋长加上陆海军参谋长,十二位上将军,都换了人。

孙传庭、陈奇瑜、候恂这些原来的司令、参谋长们都调出了军界,那些文官们现在都转为文职,算是彻底的遵守了军政分离这一制度。

十二名原地方上军队中担任提督兼总兵官的大将,全都晋升为上将军,进入枢密院担任了这十二个重要的职务。

十二位新晋上将军,加上左右枢密使和总参谋长,组成了枢密院这个军令系统新一届的领导。加上兵部的尚书和陆海司令这军政三巨头,军队的中枢也大换血。

皇帝在亲征之前,突然军政两界都大换血,也是惊碎了无数人的眼球。不过刘钧早有考虑,他亲征西域,留守的朝廷不能乱。现在确定的内阁、枢密院和兵部的更新,也是为了让这些信的过的合适的人出任这些要职,以更好的稳住他离开后的朝廷。

“元辅,新一任内阁班子正式组成,你是开国首辅,老成谋国。明天,朕就正式统兵西征,家里全靠元辅带好队,管理好这一大摊子事情了。”

紫禁宫中,刘钧在养心殿与朝廷的四大班子成员谈话。

内阁、御史台、议院、枢密院。

这次的调整中,内阁和枢密院都是大换血,但议院和御史台刘钧没动,实际上也不需要再动,年前刘钧已经借着倪元路之事,把议院和御史台都大动了一遍。

现在这四大班子也基本上都算是大动过了,他们也都是全新的班子。

“陛下请放心,老臣一定带头看好家。”

“朕相信你,也放心。若是朝中发生了什么紧急要事来不及奏报于朕处置,朕允你先斩后奏。”对袁继咸刘钧还是非常放心的,袁继咸其实跟梅之焕、李长庚他们都是一类人,既有抱负也有理想,更不缺才能,他们也不只是不知变通的书生,当然,最让刘钧钦佩的还是他们都是那种很有节操底线的人。

相比起刘宗周倪元路这些人,又要优秀了不止一两层。刘宗层他们也有理想有抱负,也有节操,但过于理想化,且实际庶务方面的能力不足,他们务虚难务实。

袁继咸还是个难得并不迷恋权势之人,对于权力没有太大的**。

在这老先生之后,想再找这样一个人,只怕难了。放眼朝中,似乎也只有傅山有他师父几分相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