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先生率人上了纵横八百里的太行山,不仅犹如石牛如海,同时也是对燕京城的一大威胁。而叶先生上山之后,仍然不太安分,不仅扯旗造反,还大肆招兵买马,抢掠周边。
丢失军饷的败兵逃回燕京,为减轻罪责,立刻宣扬起叛匪的厉害。原本叶先生只带了千把人,可在他们嘴中,一下子就翻了翻,一万多人。甚至在以讹传讹之下,叛匪数量竟然被他们加到五万。
这个数字,着实将朱木匠吓了一跳,立刻下令五军都督府与河间府地方派兵围剿。
很快,五军都督府发兵一万,河间府地方出兵两千,攻打飞狐口。叶先生似乎并没有将官军放在眼里,竟堂而皇之地将大营设在半山腰,率众抵挡。
上打下不费蜡,靠着有力的地形,叛匪数次将官兵打退,官兵死伤惨重,而叶先生亮出来的兵力,也不止当初抢劫时的一千,当然也没有谣传的那么多,能有五千左右。
就靠着五千人,把官兵打的是落花流水,甚至在一天晚上,叶先生趁夜劫营,彻底将官兵打回家。
一万多官兵战败,还是在距离燕京的飞狐口,朱木匠真的有些慌了,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如何剿灭叛匪,解除燕京城的警报。别的地方造反,毕竟离京城还远,飞狐口那里,离京城太近,说句不好听的,只要一夜奔袭,搞不好第二天早上,就能出现在燕京城外。
皇上害怕,不少大臣也害怕,天晓得飞狐口的叛匪能有多少。经过一番商议,最后决定,还是把在山西的岳大人先行调回来,待扫平眼前的叛匪,再回去也不迟。
圣旨很快传到山西。岳肃因为粮草拿去济民,剩下的实在不多,正在潞安府外扎营,等待朝廷的增援。朝廷在广昌县丢了军饷的消息,他已经听说,但是具体怎么回事,还不太明白。正打算上本寻问,偏巧今天圣旨到达,命他回军前往飞狐口剿匪。
皇上的圣旨怎能违背,但七万人马不可能都带着,否则叛匪一旦打回山西,该如何是好。他传令,命山西巡抚率这里的五万大军,继续原地驻扎,等候朝廷粮饷,伺机而动。自己回师直隶。
就在他打算启程的头一天晚上,蒋杰来到他的帐内。对于蒋先生,岳肃可是相当倚重,见他到来,连忙看座。二人坐定,客套两句,蒋杰便单刀直入地说道:“大人,末将以为,回师去飞狐口剿匪,实在有些不妥呀。”
“先生为何如此说?”岳肃好奇地问道。
“眼下我军士气正旺,陕西那边又传来消息,叛匪久攻庆阳府不下,士气大挫,只要我军联合孙居相的兵马,前后夹击,破贼指曰可待,一旦回师,必然给叛匪喘息的机会,陕西那边的局势,还不知会变成什么模样。再者说,太行山纵横八百里,要想将山上的叛匪歼灭,谈何容易,叛匪见大人兵至,一旦不敌,窜入山中,以我军的战力,若分头追踪,必被逐个击破,若不分散,怕是永远才寻不到叛匪的下落。”蒋杰说道。
“你说的意思,我也明白,但圣旨在此,不得不从。而且我军无粮,即便前赴陕西,也无法破敌。现在只能按照皇上的意思去做。再者,飞狐口这个地方,我也听说了,距京城太近,不管叛匪有多少,实在是掣肘之患,不得不除。先生帮我想想,有何良策,能将山中的叛匪一网打尽。”岳肃问道。
“光靠我军的兵力和战力,想要在太行山上破敌,万是不能,除非请一帮手,或有取胜的可能。”蒋杰毫不隐讳地说道。
“哪个帮手。”岳肃好奇起来。
“是这个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