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交战,战意很关键。
若有斗志,面对千军万马也无所畏惧。
若无斗志,面对老弱病残也摇尾乞怜。
袁绍曹艹合兵二十余万意欲挥军关中,郭嘉如何应对是其次,首先要摆明态度,上下一心才能三军用命。
若要撤,就干脆利落即刻打道回府退返益州。
若要守或攻,那也分情况,是见机行事还是一战到底呢?
“有没有人想要劝我退回成都保存实力的?”
郭嘉在主位上轻描淡写地问了一句。
堂下众人沉默以对。
关中八万兵马,洛阳有二十多万,益州虽说有十万兵马,但那是郭嘉的根基,能拿来殊死一搏吗?
况且牵一发而动全身,益州加上关中总共有超过十八万的兵马,但是郭嘉能把这些兵马全部调集都来关中与袁绍曹艹对抗吗?
武将这边,甘宁闭上了眼睛,似乎事不关己。
要战便战。
袁绍,曹艹。
某迫不及待想会一会呢。
许褚和典韦昂首挺胸,眼若铜铃,炯炯有神地凝视郭嘉,仿佛就待他下令就立刻回营点齐兵马杀入洛阳。
高顺永远一副漠然以对的神色,此时此刻,久违的战意在胸中缓缓酝酿。
如果武将们都未战先怯,郭嘉想打也打不赢。
一将功成万骨枯,浴血沙场,斩将杀敌,才是武将功成名就的道路。
三位谋士,少了武将们对战争的热血,他们的理智在驱使他们分析局势,分析利弊,然后再做出判断。
战与不战,他们倒是意见很统一。
徐庶淡淡道:“关中,不能拱手送人。”
法正也相继说道:“眼下四面八方的百姓回归关中,力图安居乐业,去年科举提拔的官员也齐齐就任,益州商会在长安扎下根基,若失关中,主公丢的,不光是属地,主公此刻,已无退路,只有力保关中不失。”
这个春天是关键时期。
回归的百姓们若知道有大敌来犯,必然心中惶惶,再生逃亡之意。
作为社会底层的百姓来说,他们只会拥戴善待他们的统治者,袁绍和曹艹能不能比郭嘉更加亲民爱民,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他们都不知道,如果郭嘉守不住关中,而后袁绍或曹艹占据了关中后善待百姓,那么,郭嘉就失去了为数众多的百姓支持,相反,袁绍或曹艹不能善待百姓,那么百姓会对郭嘉失望。
对郭嘉而言,只要丢了关中,都会失去关中百姓的民心。
更别说再难以安置刚刚就任关中各地的官员,以及带着大批物资钱粮来关中发展家业的益州豪族。
战争的得失,不光是军事上,属地上,更多的还是人心。
关中不能丢,这是一个利弊的分析。
但是战争怎么打,还需要商议。
最后才说话的庞统口齿伶俐,吐字清晰,清脆而又十分坚定。
“袁绍与曹艹进军洛阳,兵马不下二十万,其中肯定是以袁绍的兵马最多,至少有十五万。因为曹艹不可能带着超过五万的兵马来打关中。既然如此,这二十万兵马就不足为惧。袁绍的军队千里迢迢来到洛阳,加上连年与公孙瓒征战,兵疲马乏,战力至少去掉两成。袁绍与曹艹面合心离,实则互相算计,既无法齐心合力,那么两家合兵,战力不升反降,再去两成。关中有雄关拱卫,袁绍与曹艹是仰攻,不占地利,战力还要去两成,至于关中上至官员,下到百姓皆支持主公治理关中,那么军民齐心,我军实力反而大涨。以此来看,此二十万敌军,弹指可灭。”
好一句“弹指可灭”!
满堂文武微露惊容。
震撼的是庞统的大言不惭,却又头头是道。
庞统面不改色,坚定如故。
必须原谅他似乎有些目中无人,将袁绍和曹艹贬成不堪一击的小角色。
谋士嘛,中规中矩就难以上位。
想要博得人主青睐,有时候就是要语不惊人死不休。
没本事的谋士,自然只能夸大其词,无中生有。
有本事的谋士,则总会在关键时候展露出过人的才干,继而一鸣惊人。
坐在主位上的郭嘉欣慰地笑了起来。
至少他视为心腹的文武中没有投降派。
局势已经分析得清晰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