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掌上读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三百三十六节 无间道

第三百三十六节 无间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杨潮知道这厮又在挑拨离间了,在高杰哪里说刘良佐和刘泽清投靠了满清,在朝堂上却说黄得功和刘良佐二人,这是要闹得明廷不和啊。

至于说刘良佐会投降,杨潮并不奇怪,那是一个很典型的军法,抢掠民财、杀人放火,什么都干。但是黄得功却让杨潮也有些刮目相看,因为这家伙竟然不抢劫,他的军纪跟杨潮一样好,只是他在自己的地盘上大大小小设立了几十个卡子,收过往商旅的厘金,因此黄得功在朝堂上的名声还是很不错的。

一个不是很贪财的武将,有什么投降的理由。

朝廷上一个个文官也都是人精,竟然有人开始怀疑陈洪范,质疑陈洪范为什么左懋第他们都被满清扣留,唯独放他陈洪范一个人回来,扣押使节的行为都发生了,陈洪范却一个劲的说满清的好话?

但是这时候杨潮站出来,他说陈洪范冒死北上出使,侥幸逃生复命,理应记一大功,而不该受到无端的猜测和诋毁,请奏皇帝给陈洪范加官进爵,不然以后谁还会为朝廷办事。

杨潮说的有理有据,压下了少数质疑的声音,最后议定陈洪范留任,在兵部任职。

陈洪范投降无疑,卞二从北京带回来的消息可不少,甚至包括满清礼部官员跟明廷使团的交涉大致内容,这些并没有什么保密,满清就差公开张贴告示了,用意是给明廷使团羞辱。

可是他们在檄文中表示不承认明廷,可是派陈洪范回来,却在大肆宣扬满清有议和的可能。

杨潮判定,清廷应该是还没有做好南下的准备,说明他们还没有完全打败李自成。

杨潮不知道历史上朝臣怀疑陈洪范之后,就将他打发回原籍去了。

他之所以建议留任陈洪范,就是因为放着陈洪范这个间谍不好好玩一把无间道,就太浪费了,从他身上基本上能够判定出满清的一些意图来。

至于陈洪范会不会把明廷的秘密暴露出去,大概他在北京把该说的都说了,明廷的军事部署什么的,也没有什么值得保密的,防守的地方都是绕不过去的地方,满清知道了得从那里过,不知道也得从那里过。

而且杨潮觉得还能留着这个人给满清释放一些假消息。

陈洪范似乎急着给新主子立功,下朝后,立刻就请杨潮。

借口是感谢杨潮帮他说请。

在酒宴上,他又说了一番满清势力强大之类的说辞,杨潮充分肯定了他的话,表示自己在海州跟八旗决战,虽然最后侥幸打赢,但都是靠着城墙和水攻,如果正面决战,自己没有丝毫胜算。

杨潮又询问陈洪范对借虏平寇的看法,陈洪范表示目前最要紧的是稳定中原。

果然满清不希望看到明军北上,这证明此时满清控制下的地盘十分空虚。

其实历史学家都认定,如果南明政权能趁着满清追击李自成的时机北上,收复山东和河南易如反掌。

可是收复了又能如何?

顶多是满清收回追击的兵力,将矛头指向南明政权,南明政权肯定是不会冒这个险的。

就算能够顶住满清的攻击,也不过是造成满清、明廷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三足鼎立。

而明廷此时还是把李自成看做最大敌人的,崇祯都是因李自成而死的,朱慈烺不给他爹报仇而跟李自成联合对抗满清,在法理上他的帝位就坐不稳。

就算抛开这些,单纯从军事角度讲,谁去恢复山东河南?

江北四镇肯定是不愿意动的,河南那么空虚,高杰只要派人过去,拿着诏书只需要接收而已,但是他不会去,因为到了他这种地位,立功已经没用了,手里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让他放弃江南富庶的地盘去接收一个被打烂的河南,打死他都不愿意。

这也是目前四镇死活赖在江北不动,文臣如果催促,他们就要钱要粮。

四镇不去,杨潮也不会放弃江南基地北上,背靠江南杨潮有信心阻挡八旗南下,但是让他孤军深入,别的不说光是粮饷都能耗死他,除非他也能靠着劫掠为生,但李自成那样的军队可以做到,杨潮做不到,不是道德层面的,而是军事上就做不到,因为他的军事装备,太过于依靠强大的生产力了,到了河南肯定无法获得足够的火药和铅弹供应,甚至连弓箭都无法保证,让自己的士兵沦落到纯冷兵器,还要饥一顿饱一顿的去作战,杨潮觉得不靠谱。

所以陈洪范说得对,此时稳定江南才是最要紧的,虽然这是满清想要看到的,但明廷也只能如此选择。

陈洪范又借机询问如果满清南下的话,杨潮该如何防备。

杨潮却表现出一片悲观情绪,表示江北四镇肯定是挡不住满清的,恐怕都有二心。

而长江也不可能挡得住满清。

陈洪范听到杨潮的回答,险些就要趁机游说了,但他到底忍住了。(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