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掌上读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三百一十五节 到淮安

第三百一十五节 到淮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杜守昌这才放心下来,但是又狠了狠心:“如果杨大人喜欢,那园子就送与大人也无不可!”

杨潮摆摆手:“君子不夺人所爱!”

绾秀园位于淮安西湖畔鱼嘴口,地理位置是一等一的,说是淮安第一名园也不为过,是杜家花了心思的,抢走绾秀园怕是杜守昌会心疼一辈子。

杜守昌其实也舍不得,见杨潮拒绝,他也不强求,只是有些可惜,杨潮不要他的园子,怕是也不会帮他运作,皇太子怕是不能住到杜家了。

要知道皇太子将来可是要做皇帝的,能在他家住一住,名声还在其次,杜守昌有信心让皇太子留下一点东西,别的不说,一副墨宝,将来就会价值连城,成为皇帝御笔,一定程度上可以当护身符的东西。

但是如何才能让杨潮帮忙呢,杜守昌也没有好办法,悻悻的离开,觉得还得找王潇商量一下。

在宿迁休整了两日,让所有人,包括难民都饱食一顿,然后再次出发,至于能不能一日到达淮安,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可是将近两百里的距离,而带着庞大的难民队伍,困难程度可见一斑。

手下倒是建议杨潮护送皇太子先行一步。

但是此时杨潮已经看到,带着这些百姓,有很重大的政治意义,是宣扬仁义的好机会,就好像三国演义中不断的宣扬刘备逃亡后面跟着几万百姓,说刘备仁义,杨潮宁可相信那些百姓是刘备裹挟的,毕竟刘备只是一个军阀,而朱慈烺可是皇位继承人,那些难民如果不给吃饭恐怕都不会跟着,何况一个刘备。

所以杨潮一定要让皇太子跟这些难民一起抵达淮安,如果先行一步,反而给人落下一个抛弃百姓的名声,已经带着他们走了一路了,现在抛弃太不划算了。

还好这些能够一路逃难过来的难民,身体素质是相当好的,吃苦耐劳的素养是后世人不能比拟的,虽然没有一日就到达淮安,但是却走了一大半路程,傍晚就到了桃源县扎营,再过一日肯定能够到达的。

第二日终于到了淮安,淮安文武百官出城十里,在清河迎驾。

而同时黄凤府早已派人建好了营地,连片的营帐几乎从板闸镇连到了清江浦,自从决定投效后,淮安官府算是极力配合黄凤府,虽然钱粮尽量筹集,始终难以满足,但是其他物资却绰绰有余,木材茅草应有尽有,足够黄凤府搭建简单的帐篷了。

皇太子还是住进了杜守昌紧急打造的园林中,他复出的是一百艘帆船的代价。

杨潮不缺钱,但是缺用钱变现的实力,兵力杜守昌不能提供,但运兵的船也是重要的资产。

这次北上,杨潮占用了王家三百艘漕船,结果基本上全毁了,这已经让王潇伤筋动骨了,在向王家要船,就太不地道了,这不是盟友该干的事情,要知道王家总共也就千把条船只,少三百条船对生意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管杜守昌要一百艘船,这是交易,杨潮不会客气。不过也确实让杜家出了大血了,杜家虽然财富上恐怕比王家还有过之,但是船却比不过经营航运的王家,一百艘帆船恐怕他家未必能拿出来,弄不好要向其他盐商家族购买。他们家的盐业生意肯定受影响,不过委托给王家的话,杨潮等于间接帮了王家一个忙。

虽然杜家给的船比不上杨潮在长江中跑的双桅赶缯船,全都是单桅的盐船,但在长江上跑的话,还是足够的,对于一心想垄断长江贸易的杨潮来说,是非常大的助力。

而且杨潮也真不知道该把皇太子安排到那里去,放到漕运总督府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可是很可能被文官控制了皇太子,杨潮没有挟太子的意图,但也要防止这些文官挟太子,所以干脆放在城外的西湖边上,然后重兵保护起来,既安全又省心,还能换一百艘船。

皇太子更没有意见,他们一路上对杨潮可谓是言听计从,深知杨潮是他们能在南京扎下跟的唯一依仗,甚至太子是不是流露出一种巴结杨潮的态度,倒是让杨潮有些不太好意思。

杨潮护驾太子到达淮安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南京。

这让南京朝廷更是吵成了一锅粥。

一路上杨潮越接近江南,南京的形式就越紧张。

大臣们跟福王几乎是天天在探讨,文官们现在基本上统一了意见,先派人去核实太子身份,但是福王却有些不太愿意,却不好明说,只是一个劲的拖延,比如用正在寻找认识太子的人来敷衍。

但是这种敷衍已经暴露了内心的紧张。

原本的历史上,福王确实当了皇帝,当时还传出假太子案,福王当时第一时刻就派人去核实,可是这次真太子来了,他却不敢核实,其实福王很清楚,一个真的太子对他威胁太大了,他拿不准太子如果上位,会对他如何处置!(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