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茅用漱石笔指着上面的其中一个四面体说:“如果这八个光色不同的四面体代表八个不同的空间,那么这八个空间就都叫做子空间,它们组成的这个彩色的正八面体,叫做母空间。这个白色的空间,叫做妙隐空间,那里生活的族群是整个母空间内文明程度最高,也是最为神秘的,它相当于一个母空间内的源空间,在这八个子空间还没有组合在一起之前,是这个妙隐空间最先向外发出‘组合信息’,而吸引来别的七个子空间与它连接。一个母空间内的其余七个子空间,都会受到源空间的影响、还有‘时空规矩’的约束。”
“我们地球和你故乡的星球在哪个空间呢?”陈杉挠挠头,这时的他像个孩子。
“与妙隐空间相邻的两个空间,分别是巴斯特族的泰侣星球所在的安隐空间,就是这个绿色的,还有摩希尸罗族的摩罗星球所在的幽隐空间,是这个红色的;而妙隐空间对角的这个黄|色空间,就是人类地球所在的空间,在我们的文化中称为漏隐空间。漏隐空间是上层这四个空间中文明程度相对最低的。这么说,你理解吗?”此刻的老茅,像是一位学识丰富的老学者。“当然,我画的图只是意识模型。”
“意识模型又是什么意思?”陈杉已经无心喝茶了,在从未了解过的知识面前,有种好奇、求知并夹杂着质疑的东西,驱使他想询问更多。
“意思是指它本身无法被肉眼和仪器观测到,我们为了更好地描述这种概念、结构,而建构的直观模型,把它具象化,以求更为通俗易懂地让大众了解。在我们的文明中,只有突破许多复杂的‘屏障’,才能在一种意识和精神的层面,直观地‘看’到这种模型的真实表象。”
根据老茅的意识模型描述,宇宙中与人类一个级别的智慧生命,所生活的最小空间单位,就是一个子空间。子空间中所包含的天体、星系、星系群、超星系团等,都只是属于这个子空间内的智慧生命所认知的“狭隘宇宙”。
所有的狭隘宇宙构成了不可想象的无限宇宙——也就是老茅在为陈杉解释的过程中,多次提到的宇宙概念。宇宙中所有的“存在”也有无法描述的种类和数量,同类“存在”之间连接的网称为“场”,同类“存在”和不同类“存在”之间无数种“场”引起的相互作用和能,被称为“场能”。
八个场能各异但意识模型相同的子空间,才能组成一个母空间;三千万个母空间在一个“微空间”内,微空间的意识模型是包含一个正八面体的正十二面体;两千万个微空间在一个“宏空间”内,其意识模型是包含一个正八面体的正二十面体;一千万个宏空间又处于一个“级空间”内,级空间的意识模型又是一大一小两个同心的正八面体;十二亿级空间构成了“级空间宇宙”,这个级别宇宙的意识模型是一个正方体包含一个正球体再包含一个正八面体,三者一样是同心结构;最终,无数个级空间宇宙所在的宇宙共同体,被称为“场宇宙”。
在泰侣星球的智慧族群认知中,场宇宙是现阶段所能知道的“最外层”,但它又存在之前所述的无限宇宙之中。就以一个母空间来说,地球处于上层四个显性空间之一;而意识模型中,组成下面那个倒金字塔的四个空间又分别叫做反妙隐空间、反安隐空间、反幽隐空间、反漏隐空间。上下两个“金字塔”组成了一个正八面体的母空间,而从母空间到级空间,所有空间的“核心意识模型”均为正八面体。
陈杉仔细听老茅的解释,结合工作簿上展示的光态模型,大概明白了对方所述的空间结构。“如果是这样,那么各种空间和空间之间,是靠在一起、相连的,还是分开的、有缝隙的?”
“你问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每一个空间就像是在茫茫宇宙中航行的船,在正八面体核心的空间结构中,各类空间都拥有1个空间源点、1个空间终点和4个空间极点,当然,一个子空间只有4个空间极点。任何两个同级空间的源点和终点,都具有引力,其他顶点的任意组合都存在斥力。两个同级的空间在偶然的‘航行’中相遇,达到空间源点和终点相连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同级的空间就可以连接。
“但这些能够被观测、观想、感知到的都是‘可知空间’,可知空间的缝隙中,还存在‘未知空间’,甚至在我们那个世界的古神认为,有些未知空间和可知空间是重叠的——这和你们普通人的科学认知中,只相信眼见为实的那部分狭隘科学不同,毕竟肉眼这个‘器官’和支持肉眼‘可见的能力’是两种概念。”
老茅进一步解释,除了子空间外,任何两个同级别空间相连后,空间源点和空间终点之间,就能形成“空间隧道”。以母空间为例,如果120个母空间在非常难得的机会下,组成了双螺旋结构的“空间链”,那么这个空间链内所有母空间拥有的场能,才可以支持这个空间链从它所在的微空间,穿过空间隧道,抵达与其微空间相连的另一个微空间内。以此类推,空间级别越高,那么对其内部低一级空间的数量和场能要求就越高,这就是“空间穿越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