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掌上读书 > 野望——桓温传 > 第四十三章, 解序兰亭

第四十三章, 解序兰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兰亭集序》全文如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聚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其中有年长的也有年少的。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衣带一般的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把溪流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是喝点小酒,作首小诗,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感情。

这一天,晴明爽朗,春风和暖畅快。往上可以看到宇宙的广大无边,往下可以看到地上事物的纷繁众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足以让我们尽情地享受视觉和听觉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小小的室内畅谈;有时则因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借以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纵不羁地生活。虽然各自的爱好和取舍各不相同,性格也有安静与躁动之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由此所获得的自得和满足是多么的令人愉快,以致不觉得自己快要变老;等到对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亦随之而产生。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

每当览阅古人(对死生的大事)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的一一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却)不能明白于心。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也是臆造的。后代的人看现在,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个一个地记下当时参加聚会的人,抄录下他们所作的诗赋,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缘由,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慨于这次集会的诗文。

《兰亭集序》的第一自然段是记叙“修禊”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环境。第二自然段是描写天气和与会人员心情。第三自然段,由快乐可喜的事情,逐渐想到事过境迁,又由感慨光阴短暂过渡到直指“死生大事”。“岂不痛哉”四个字既表达了王羲之对人生短暂、死生不由人意的无奈和哀痛,又与前文“信可乐也”遥相呼应,鲜明对照,使文章感情陡起波澜,不尽唏嘘。第四自然段所表达的情感是很深沉的:王羲之既能与前人的生死情怀所契合,可是心里又弄不清处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接着,他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那就是“一死生”,是不真实的,“齐彭殇”是妄造的,这不仅直接否定了庄子的思想,也超越了与他同时代的崇尚清谈的一般士大夫文人,既然死生是不一样的,那么作为生者就应当有一番生者的作为,醉生梦死是不应该的。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在王羲之内心深处渴着在有生之年能多务实事而不是空谈玄理的志向。随之王羲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感叹,字面的意思是“后面的人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就像我们看古人那样的呢!这真是可悲啊!”,这个字面的意思好理解,但为什么要说可悲呢,其实这里面所暗含的意思是说我们当代人可别做什么出格的傻事和蠢事以致让子孙后代所嘲笑。

可见,王羲之对人生是有着热望的,他对生死问题是看重的,是想以此来启发当代的人们做事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王羲之一直以来是一个心怀国事的人,联想他对殷浩主导的北伐所持的反对态度,虽然这次兰亭聚会确实令人快慰,但是对于当时前方战线上剑拔弩张的战争形势的忧虑不可能不放在他的心上并在文章中表达出来。

最后王羲之还自信满满地认为后世读者也将会对这篇文章有所感慨。

从整体上看来,《兰亭集序》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遣词造句玲珑剔透,琅琅上口,不论是写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更是屡屡谈及生与死这个非常宏大的哲学命题,饱含着能够穿越时空的并易于引起后人共鸣的浓厚的思想情怀,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是古代骈文中的精品,甚至可以成为今人与古人,后人与今人思想感情沟通的一道桥梁。

兰亭禊会不是一次普通的文人聚会,它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在里面。那么,我们是否还能够从《兰亭集序》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当中解读到更多的信息呢?

我们现在首先提出的问题就是:身为朝廷大员的王羲之明知道前方战事一触即发,为什么别的时候不挑,偏偏要在这个关键时候把大批的文武要员召集过来舞文弄墨,吟诗作对呢?

王羲之一共邀请了四十一人参加这次集会,包括琅琊王氏的王羲之及其子王凝之、王奂之、王肃之、王徽之、王cao之、王献之;陈郡谢氏谢安、谢万两兄弟;颍川庾氏的庾友、庾蕴;高平郗氏的郗昙;谯国龙亢桓氏的桓伟;陈郡袁氏的袁峤之;太原王氏的王蕴;其他士族如魏滂、虞谷、羊模、孔炽以及当时的著名玄学家孙绰、孙统,庾亮故吏王丰之、殷浩幕僚王彬之等。从上述名单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当时势力最大的几个门阀士族全都有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与其说是一次士人们放浪形骸、谈玄论道的集会,不如说是一次把各派政治力量召集在一起联谊的政治沙龙。

当时朝中的政治形势是:桓温自从在永和三年逆流灭了成汉政权后,龙亢桓氏在上游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朝廷一块心病,于是东晋中央政府选择扶植殷浩出来抗衡桓温。朝廷既不想失去北伐这面政治正确的旗帜,又不想让桓温再立新功,无奈之下只好让殷浩领导北伐,但是又把桓温明显排斥在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