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进在研究蒙古论坛活跃会员的时候,发现了两个有意思的人物:大学生村官。 第一个叫徐汉义。 在徐汉义的一篇文章中,他写道:“在殿堂和田垄之间,我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 这是一个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年轻人,李北进第一直觉作出了这样的判断。 20岁,徐汉义以优异成绩考入哈佛大学,许多人以为这是一条穿西装、拿高薪的富贵路。 26岁,徐汉义从哈佛毕业后,却来到湖北一个小山村,走上一条进基层、当村官的实干路。 这是一个山村里的“哈佛村官”。 喝过“洋墨水”的城市高材生,曾以托福满分的成绩考入美国耶鲁大学,享受全额奖学金。获得双学士学位、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他放弃跨国公司的高薪,毅然选择回到中国当“村官”,扎根基层,服务农村,至今已有六个年头。 湖北省竹山县的贺家山村是个山里的普通村庄。 2011年8月,“村官”徐汉义在这里正式上岗。 初到农村,看到低矮灰色的平房、尘土飞扬的马路、乡土气息浓厚的村干部……他真实地感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物质条件的艰苦还可以克服,但精神生活单调,让他一度很苦恼。在这里,没有书卷飘香的书店,没有年龄相近的志趣同伴,没有每天不可缺少的网络……他似乎陷入了“精神的荒漠”。但他没有退缩:既然来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为了尽快融入村民,徐汉义改掉“一天洗两次澡”的生活习惯,长期穿着老乡送的一双解放胶鞋。夏天的T恤稍微花哨,便反过来穿。为了能让村里的老人记住自己,他尽量以固定颜色和样式的穿着出现在老人面前。 不过,村民们对徐汉义似乎并不太买帐。 徐汉义知道,如果没有能力为村民们办几件实事,村民们是不会接受他的。因为那样,他只是别人眼中的一个“负担”和“镀金者”。 不久,徐汉义迎来了第一个挑战。 当时村里正与一个私营企业就一块承包土地闹着纠纷,问题拖了两年多迟迟得不到解决。 眼看着村里土地不能收益,村干部和村民们都急得不得了,但都束手无策。 徐汉义建议村里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土地纠纷,并毛遂自荐担任案件诉讼代理人。 他克服第一次真刀真枪地代理诉讼案件的知识挑战和错综复杂的案情困难,艰难地调查取证,通宵达旦地查找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武器将破坏耕地、损害村集体利益的承包人告上法庭。 经过半年多的漫长诉讼和大大小小十多次开庭,经过与对方律师的斗智斗勇、承受对方当事人的威胁恐吓,他代理的案件最终获得了胜诉,43.5亩耕地回到了村集体手中。 通过这件诉讼,他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也让村民看到了法律解决问题的合理和优势,坚定了村干部依法行政、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决心。此后村民有了矛盾纠纷,都来找他咨询,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用暴力和蛮干的方式解决问题。 文明、和谐的纠纷处理方式在村里蔚然成风。 徐汉义利用自己的知识和专业,在村里设立了农民法律援助站,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他还开办了村民法律学习班,担任法制宣传员,成为活跃的普法“村官”。 通过这件事,热情、淳朴的村民张开双手接纳他、帮助他,带着他熟悉村情村貌,了解民俗风情;拉着他参加丰富多彩的乡间娱乐活动,让他体会农村生活的生动活泼;领着他接触群众,手把手地教他工作……慢慢地,徐汉义放下了名校毕业生的矜持,忘记了城市里繁华喧嚣的生活,把自己当成一个农民,沉浸在这片宁静中,真心地融入到这个集体中。白天,他与村民们同生产、共劳动,学会了放电影、收割蔬菜、清理下水道,与村民打成一片;晚上,他挑灯夜读,汲取知识,学会了在报纸中学习政策规定,向村民们讲解党的强农惠农政策。 同时,他利用自己的关系和影响,仅仅一年时间,他帮村民引进80万元现金,为当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配备平板电脑开展信息化教学…… 徐汉义说,任何一个项目都会做好详尽的预算和规划。 他不自作主张替村民做任何决定,但只要是村民要办的事,绝不允许自己办不到。徐汉义成了“贺家山的人”,村民们都亲切的叫他“哈佛哥”。 有朋友形容徐汉义是理想主义者,他自己则更正为是“有理想的践行者”。2013年,徐汉义被评为“最美村官”,立个人一等功一次。 用“造血”建设乡村。 2014年服务期满,徐汉义放弃提拔机会,转至白云村续任大学生村官。 他认为“输血”并非最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模式,转变模式用“造血”建设乡村。 徐汉义带领村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山茶油产业,通过创业创新为当地创造可持续发展动力。 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徐汉义与哈佛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支持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从事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 近30名来自清华、北大、复旦、人大、中国社科院等院校的“乡村创客”在15所村庄开展产业扶贫与创业创新,得到当地政府与村民好评。 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他建网页、搭建网络平台,帮助果农销售水果。他开展调查研究,撰写项目计划书,积极为农村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农忙时,他到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劳作,挖坑、浇水、搬运蔬菜;汛期来临时,他会出现在防汛现场,帮助疏通下水管道……在农村,他体会了普通劳动者的苦与乐,也与农民们走到了一起。 在村民眼中,徐汉义俨然已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想着给他分点;有什么心里话,也会找他倾诉。 在农村的几年历练中,徐汉义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尊重。 他也非常享受这种生活:“我很高兴能为农民做点事情,这里就是我的家,投身新农村建设,我无怨无悔” 这个一直想在“公共服务领域干点事儿”的年轻人,把村官看做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最重要舞台和起点。 徐汉义想用自己的所学和所长为国家的发展出一份力。 他认为,大学生村官是一个非常好的开放性的平台,农村各个领域的事物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去学习。利用这个平台,徐汉义想很好地服务村民,想更好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国家。 “我觉得乡村有巨大的人口在那,而且幅员非常辽阔,有很大的潜力,当然也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正好是年轻人施展才华、施展抱负的地方。”这个梦想徐汉义越来越坚定。 “君子通大道,修行在基层。” 徐汉义现在达成了他的第一阶段的目标。 其实,他最初的选择受到了同学的不解和家人的反对。 一个在农村的叔叔打电话来苦苦相劝:“你一个堂堂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到农村去太不值了,我们亲戚都还盼望着你光宗耀祖呢!” 但徐汉义想:建设新农村国家的战略部署,青年知识分子在这时选择到农村锻炼,不仅能获得比在城市里更多的成长机遇,还能在这个环境中快速成长、大有作为。而且作为农家子弟,我也很希望能运用自己的知识为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的父老乡亲做点事情。 李北进与徐汉义通电话的时候,徐汉义正在一个村民家帮村民建房子。 李北进觉得,一个能如此沉下去的年轻人,是能够飞得更高的人。 徐汉义在蒙古论坛上的网名,叫和“飞翔的鸿雁”。 他非常熟悉“蒙古回家”这个网友,今天接到李北进的电话,让他很高兴,他决定接受李北进的邀请,国庆节的时候去无锡。 李北进打的第二个大学生村官,名字叫刘洪清 初生牛犊 刘洪清安徽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毕业后,一时尚无正式工作。每年中国6、700万大学生毕业,对中国的就业市场,无疑是个巨大的压力。 不过由于刘洪清头脑活、消息灵,投资了几个小项目,也有着不菲的收入。 2008年,刘洪清所在的县委开始公开选拔“大学生村官”,刘洪清在笔试中名列前茅,组织部门对他进行了重点考查了解,让他成为了“大学生村官”,并到他的原籍所在的外四村。 此时,刘洪清原籍外四村已近瘫痪,调整班子迫在眉睫,乡党委在与县组织部门沟通的基础上,决定让刘洪清到外四村主持全面工作,这一年他才24岁。 对于外四村,刘洪清再熟悉不过了,这里有他童年的记忆,少年的足迹。 近几年的情况他也有些耳闻,这是全县出了名的乱村,连续换了几任班子,都时间不长,便纷纷打了退堂鼓,致使村里的历史欠账越来越多,群众有怨言,干部有情绪,干群矛盾尖锐而复杂。 面对村里如此混乱的一摊子,毫无思想准备的刘洪清,可谓是临危受命。 闻知此事,亲朋好友的善意规劝纷至沓来,有人说他傻,也有人说他狂,放着自己收入可观,前景看好的生意不干,回村受“洋罪”,不知道到底是图个啥。 然而,一向不服输的刘洪清,这回可真是犯起了犟脾气,他说:“越是别人认为我干不成的事,我越要试试,让别人瞧瞧,咱是不是个干事的人。” 他的性格,就决定着他的行动,欣然领命,成为全县“大学生村官”中的首位农村支书。 书写自己的热血青春。 上任后,刘洪清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开一次全村党员会,开会那天,49名党员仅到一半,并且还有人公开发难刘洪清说:“别的咱不说,你能让老百姓吃上水不?” 面对纷至沓来的质疑和挑战,血气方刚的刘洪清胸有成竹地回答说:“人常说,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咱们大家齐心协力,我看没有什么过不了的坎,办不成的事,我当着大家的面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刘洪清回村当支书,不是弄事的,而是干事的,是为咱全村老少爷们办事的,信不信,你们就走着看吧!” 掷地有声的几句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刘洪清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 刘洪清从抓党在农村活动的重要阵地“两室”入手,筹集资金,整修了“两室”硬件、健全了软件,同时,健立了村“四组两会”等组织,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遇有村内重大事项都及时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沟通、协调。村内各项开支,都在村务公开栏上向全体村民及时公布。 【注1:农村党支部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简称农村“两室”。】 【注2:“三会”是: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一课”是按时上好党课。】 为了尽快了解村上的情况,刘洪清就开始挨家挨户串门走访。与养牛大户聊牛怎么养,与养猪村民聊猪怎么卖……在田间地头,刘洪清与许多居民一起谈过心、拉过家常。大家看到的不是一个整天端着架子、卖弄学问的洋秀才,而是一个和他们一样朴实、敦厚的土村官,有什么掏心窝子的话也都愿意跟他讲。 对村们的困难,刘洪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想方设法地帮助解决。有一个玻璃纤维厂,因为资金缺乏,经常陷于停产状态。刘洪清就千方百计为企业协调解决了2万元周转资金,使该厂重新焕发生机,还带动了劳动力就业。有时,看到一些家境比较贫困的农户,刘洪清还经常从身上掏出一些钱接济他们。 安心扎根农村,真心与居民相处,诚心为农民服务,刘洪清很快赢得了当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信任,与杨楼老百姓的心紧紧贴在一起。 随后,刘洪清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了两件事,老百姓彻底改变了对刘洪清的看法。 村民吃水难一直是刘洪清心头上放不下的事。 一次,他听朋友讲,市水务局有笔资金可以争取,于是便通过朋友的朋友,关系的关系,过一关又一关,说了数不清的好话,终于拿到一笔可以为乡亲打眼吃水井的资金。钻井队来了,乡亲们也自发地干起了义务工。半个月过去了,井打好出水那天,围了好多乡亲们,他们个个脸上挂着满意,看着乡亲们的笑脸,从未掉过眼泪的刘洪清哭了。村里一位长者拍着刘洪清的肩头说:“小子,你可真给咱全村人长脸啊!”。村民也在悄悄地说:“小刘是个干事的,是为咱老百姓办事的人。” 从此,外四村结束了吃水靠买的历史。 农村电网改造时,按规定村民应出部分集资款,可有人提出群众的集资款不能交给村干部,因为他们吃这样的亏吃大了,也吃怕了。 刘洪清听说后,也很理解村民的心思,可又怎样让老百姓放心呢!颇有头脑和心计的刘洪清处处留心,突然有一天,他想到了红白理事会,全是街面上德高望重的人,何不让这些人出面,搭起一座干群连心桥呢?于是外四村破天荒地有了群众自己选出的“组织”——参政小组,随后刘洪清面对全村父老自信地说:“农网改造村民的集资款,全部由参政小组掌管,村干部不与集资款见面。” 就这么一招让村民服了气,仅两天的功夫,集资款一户不剩地交齐了。 乡亲们的掌声和信任,给了刘洪清莫大的支持和鼓励,从此刘洪清的干劲更足了。 外四村小学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村里经济力量薄,无力及时修缮,学校的教室年久失修,冬不挡风,夏不避雨,学生因此流失严重,村民对此意见很大。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刘洪清给乡亲们许下了承诺。他四处化缘,多方筹集资金,一座漂亮的村小学拔地而起,乡亲们看着漂亮的学校,又伸出了大拇指。 外四村是全县出了名的“泥糊涂村”,全村没有一条象样的街道,而且高低不平,就连做小买卖的都不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村里的经济和发展。刘洪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说,就是脑袋拱地也要给老百姓修一条致富路。于是刘洪清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四处打探消息,托朋友的朋友,熟人的熟人跑市进省,审批修路项目资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5.8公里的村级路通了;同时又投入了23万元整修了街道,两座电灌站和一条引水渠整修好了,农民灌溉不难了。老百姓说,外四村在“大学生村官”刘洪清手里变了模样。 外四村彻底变了模样,全村老百姓致富的劲头特别足,60%以上的农户有第三产业。村风顺了,民风淳了,百姓富了。 刘洪清由此也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李北进想,中国的农村的希望,还是在干部。 那里有廉洁、公正、能干的干部,那里就会有希望。 比如吴仁宝、王宏斌。 刘洪清也接到了李北进的电话,他很高兴地接受了李北进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