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掌上读书 > 明末大军阀 > 第二百五十七章 练饷

第二百五十七章 练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魏汉率部回到灵山卫城之后,不但带回了卢象升的亲笔信,而且还有卢象升为刘衍调拨的一些铠甲和火铳,虽然数量并不是很多,但也有三百多副铠甲、五百杆鸟铳和三眼铳,不过那些火铳基本上都是火绳枪,燧发枪很少。

陈勋见状便命魏汉再辛苦一趟,将这批铠甲、火铳以及卢象升的亲笔信送往即墨营城。

当魏汉抵达即墨营城的时候,恰好在游击将军府外遇到了钱粮官岳明和商事官宋功明,只见二人正往外走,脸上都挂着一丝焦虑。

见到魏汉,宋功明和岳明抱拳打招呼,三人寒暄了几句,魏汉笑着问道:“宋千户、岳千户是什么时候过来的,这就要回去?”

宋功明道:“我们昨到的,大人急召我们议事,现在便要赶回去。”

魏汉诧异的道:“这么急?要不然等一等,我将押阅兵备交割了,咱们一同回灵山卫如何?”

岳明摆了摆手,道:“我们还是先走吧,大人给我们的时间太紧,一个时辰也耽误不得。”

完岳明便抱拳告了声罪,与宋功明一同快步离开,大门口早有亲随准备好了马匹,岳明和宋功明翻身上马,披着厚皮大氅,策马在寒风中离开了。

魏汉摇了摇头,不明白这两个“财神爷”急什么,难道是出什么大事了?

“你们从先去城中军营,将兵备存入武库之郑”

“是。”

打发走了部下,魏汉便进入

游击将军府邸,在暖阁内见到了刘衍。

此时刘衍正眉头紧锁的写着什么,魏汉站在远处抱拳行礼,将押运兵备过来的事情禀明,随后便拿出了卢象升的亲笔信。

刘衍道了声辛苦,展开书信看完,并没有什么,只是微微一叹,然后便对魏汉道:“你来的正是时候,正好辛苦一趟吧。”

魏汉心中叫了一声苦,笑嘻嘻的问道:“大人有何差遣?”

“你率部去一趟大盘堡,到年底了,肥皂工坊、酒坊、晒盐场和玻璃工坊都积压了一部分的钱粮,你率部将这批钱粮直接越即墨营城来。”

魏汉愣了一下,道:“大人,各处工坊的收益向来都是直接存到灵山卫府库的,即墨营城这边的府库,都是参将张友勋等大人共用的官家府库,咱们存进去的话……”

刘衍道:“这些你就不要管了。运回来之后,你直接与亲卫营指挥使苗绍交割,他会另行准备府库的。”

魏汉抱拳领命,随后便退了出来,不过心中却暗道:“怪不得刚才看到宋千户、岳千户,他们二饶脸色都不太对,原来是大人在筹集钱粮啊。难道是有仗要打了?”

魏汉一边想着,一边来到大门外,上马前往军营调拨部下。

暖阁内,刘衍还在写着什么,宣纸上已经写满了各种数字,原来是在计算着钱粮的数量。

“还是差一点!”

刘衍算出了一个总数,然后靠在椅子上苦笑

了起来。

现在是崇祯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39年,就在这一年的年末,崇祯帝诏令抽练边兵和加练民兵,加征田赋每亩练饷银一分,全国共征收七百三十万两。

“崇祯十二年饷尽而贼未平,于是又从嗣昌及督饷侍郎张伯鲸议,剿饷外又增练饷七百三十万。”

明之末年,加练兵十有八万,辽饷、剿饷、练饷,至千有七百余万,弊亦同之。

此时刘衍回忆起自己看过的一些史料,心中非常的沉重。明末的三饷之所以如此出名,并不是因为其本身,而是因为三饷的害处之大,甚至有不少学者认为加征三饷加速了大明的败亡,使得下局势再无逆转可能!

此番朝廷加征练饷,按照时间来推算,估计现在崇祯帝的诏令已经本部,杨嗣昌主持的兵部也发下了公文,用不了多久,山东各地便会收到消息。

“哼!杨嗣昌以为加征了七百三十多万两银子,就可以编练大批的精锐兵马,真是真!”

刘衍非常清楚,此时大明的官吏大部分都是贪官污吏,要么就是只会口嗄所谓清流,真正有能力的官吏寥寥无几。在这种局面下加征练饷,征收上来的七百三十多万两银子,能有多少银子真正发放到士兵手中?一百万还是十万?

“真是可笑!”

刘衍清楚此时官吏的手段,朝廷明文要征收七百三十万两银子,可是各级官吏肯定会层层加码,他们

向百姓摊牌的银子会是多少?一千万还是两千万?刘衍不知道,也不敢去想。

更为可怕的是,各级官吏不会向商贾、士绅、官吏自己征收练饷,而是将所有的压力全部转嫁在普通百姓的身上,让本就贫苦无助的百姓雪上加霜。

刘衍断定,练饷开征之后,大明下必将掀起一轮流民狂潮,这下李自成之辈做梦都要笑醒了,崇祯帝在杨嗣昌的建议下,平白送了李自成一个“兵源大礼包”!

此番刘衍将宋功明和岳明紧急找来,就是要筹集一部分钱粮备用。

练饷开征,山东各地卫所肯定会被强行摊派,灵山卫和鳌山卫的军户虽然远比别处百姓富足,但是遇上这种摊派,轻则被搜刮一番,重则直接破家,刘衍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于是决定用手中的钱粮直接补上这次摊派的钱粮。

同时,刘衍断定其余各地的军户肯定会受到打击,练饷开征,各地破产的百姓会形成洪潮,刘衍必须提前备足钱粮,以便应对不时之需。

可是现在刘衍手中能调动的钱粮并不是很多,除了灵山卫、鳌山卫修葺城防的开支,以及新军的开支外,灵山卫府库中也要有一部分的留存。

剩下的钱粮,经过宋功明和岳明的核算,目前只有三十八万两银子,二十万石粮食。

刘衍思索再三,还是命宋功明、岳明再去想办法筹集一些,凑足四十五万两银子、三十万石粮食,限

期一个月之内,全部越即墨营城。

苗绍那边在早些时候已经收到了刘衍的命令,现正率部在即墨营城以东十里,靠近鳌山卫的一个荒村修建府库,作为囤积这批钱粮的地点。

一番忙碌之后,刘衍叹息一声,自己已经想尽办法,希望可以渡过难关。

“本想着此番各地流民肯定会非常多,正是吸纳人口的大好机会,可惜囊中羞涩啊!”

“也罢!能有多少算多少吧,尽人力,听命!”

数日之后,朝廷加征练饷的命令送到了济南府城,此番山东各地的卫所被摊派了不的份额,足足四十三万两银子。

卢象升在收到命令的时候颇为愤慨,对前来商议对策的颜继祖道:“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北地各省连续遭到流贼大军和奴贼大军的肆虐,百姓困苦、田地荒芜,而南方各省受到的影响却非常有限,眼下国朝本就是北方贫瘠、南方富庶!”

“可是加征练饷,朝廷却不分贫富,将北方各省也一体均摊。山东连续两次遭到奴贼的洗劫,军户百姓们已经快要活不下去了,我等连修葺城池的银子都没有,朝廷却摊派了四十三万两银子,南直隶、福建、浙江等富庶之地,却也只摊派了三、四十万两银子,这是何道理!”

颜继祖也是愤慨,道:“督臣别忘了,眼下朝政都被东林党人把持,他们的亲族和门生故吏,大多在江南各省,自然要

维护一番,哪里姑上百姓的死活!”

卢象升其实也是东林党人,至少是以东林自居的,此时听了颜继祖的话,心中感到了一丝悲凉,颓然的坐了下来。

颜继祖见状自知失言,急忙抱拳致歉。

卢象升摇头道:“颜抚台的没错,现在的东林党人,已经不是当年的东林党人了。朝中的东林官吏,早就没有当年东林贤士的风骨,他们的眼中只有权柄和金银,根本不理会百姓的死活,不理会下的安危!”

颜继祖想要些什么,可是最终却什么都不出来,也坐下来摇头叹息。

许久之后,卢象升缓缓起身,道:“济南府城这边便由颜抚台坐镇吧,务必尽量征收饷银。本督今日便前往各地巡视,督促各处将领上缴练饷。”

颜继祖急忙道:“督臣,咱们还是再想想吧,以现在山东各地百姓的情况,句不中听的话,哪怕是逼出民变来,这四十三万两银子也是凑不齐的!”

卢象升道:“刘衍有句话得对:百姓没有银子,但是各地官吏却很富有!此番巡视地方,本督会实地查验,凡是百姓困苦无法收齐饷银的,当地官吏要么自掏银子凑齐,要么就地免职,回家种地去吧!”

颜继祖大惊失色,惊呼道:“督臣万万不可!如此,则督臣便与山东官场为敌了!”

数日之后,卢象升自济南府城南下,一路经泰安州、兖州府南下,在

兖州府停留三日后,转而向东,经蒙阴县、沂水县进入莱州境内。

这一路上,卢象升不断敲打地方官吏,督促各地卫所将官,但是效果却微乎其微。

各地百姓缴纳的练饷非常有限,而各地的官吏也纷纷装穷,更有甚者,直接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姿态:我是清官,要银子没有!

卢象升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督臣,下一步咱们去哪里巡视?”

寒风中,卢象升的仪仗正沿着官道行进,卢怀英策马跟在马车旁边,只见卢象升掀开车窗上的棉帘,道:“去高密县,然后再作打算。”

“是。”

卢怀英知道,从高密县向北过了平度州,便是莱州府城,而从高密县向南,就是即墨营城了。

“督臣也在纠结啊!”

卢怀英心中如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