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的所谓麻雀战,就是作战人员时而三三两两,时而成群结队,出没在山野密林,狭谷隘口。地道暗洞,青纱帐里,象麻雀啄食那样,东一下、西一下,出敌不意。乘隙而入,扭住敌人,一阵猛打。
等敌人反击时,作战人员又立即撤离,隐蔽得无影无踪。敌人撤退时,再呼啸而来,枪声四起,杀声遍野。使敌人打又打不着,追又追不上,吃又吃不好,睡又睡不香;陷入心神不宁,狼狈不堪的境地。
此退彼进,此进彼退,四个小组围着敌人的巡逻队纠缠战斗。充分发挥着麻雀战的优势,而且作战人员更精锐,杀伤力更强大。
交战之初,敌人士气很旺,有袭击便追击,可追了半天却一无所获,得到的只是冷枪的地雷带来的伤亡;接着敌人便气急败坏,愈加疯狂地反扑,带队的鬼子军官脾气愈加暴躁,不断踢打喝骂手下;然后敌人的士气开始衰落,体力开始下降,不断射来的冷枪,不断传来的爆炸,使得敌人一会儿趴下,一会儿行走,一会儿急跑,好象被打瞎和打聋的野兽一样,陷入抓狂状态。
三个小时后,敌人已经伤亡很大,一筹莫展,再没有了当初的凶焰,而对手还意犹未尽地没有停止战斗,或者说是耍弄。固执、凶狠的日本指挥官的阵亡,终于使敌人放弃了继续作战的意图。越来越多的伤员严重拖累了行动的速度,而这种完全发挥不出威力的战斗也消耗掉了他们的信心和体力,他们无奈地撤退了。
孟有田带着人马并没有放过撤退的敌人,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冷枪不断,让侵略者和汉奸一路流血,仓惶而退。
在中国大地上的鬼子只会不断减少,不会继续增加,每杀一个,便是敌人难以弥补的损失。因为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孟有田的狙击更有针对性,更加精准狠辣。曲指一算,今天他至少干掉了六个鬼子,三个皇协军军官,但这并不是满足的条件。
稍事休息,吃饱喝足之后,孟有田这一组人员再次靠近了挨着大路的山梁,其他各组则在周围布置警戒。这么远的距离,也只有他能准确狙杀敌人,小嫚拿着好枪,也做不到这一点。
狙击再次开始,敌人的铺沟修路又陷入了停顿和恐慌,两个鬼子、三个皇协军被击毙,工程在一个小时后才重新开始。而冲上山梁的一股敌人毫无例外地遭到了巡逻队的同样命运,只听得枪声响,只看到人倒地,却不知子弹是从哪里飞来的。四下都有袭击者,却只看见人影绰绰,树木、草丛、岩石……仿佛到处都有隐藏的对手。
只坚持了一个小时,深入山林的三十多名敌人便伤亡近半,只能气喘吁吁地带着伤员和尸体狼狈而退。而“麻雀”们却已经集中起来,在敌人的退路上给予其突然的猛烈袭击。撤退变成了溃逃,被丢弃的装备成了孟有田等人的补充。
夕阳西下,天边的云霞变得通红一片,这一天的战斗算是结束了。虽然无法彻底阻止敌人向前修路,但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敌人应该会重新核算修路的成本,并且采取相应的行动。
敌人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最乐观的自然是放弃修路,乖乖地缩回伸向土门村的魔爪,但这恐怕不太可能。增加兵力,加强对山林的搜剿,保证修路工程的实施……
孟有田边思索,边轻轻抚摩着手里的长枪,看着小嫚认真地在自己的枪托上刻横线,不禁淡淡微笑。他已经超过了需要记录杀敌数量,并为此沾沾自喜的境界,如此倒更能发挥自己的本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