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掌上读书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 207 一个陷阱

207 一个陷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正文卷207一个陷阱本来的话,按照张一凡的计划,第一天见南京城内的亲戚,第二天就要回柳家村去看看的。

结果,朱元璋传召的旨意到了,那就没办法了,谁让这个老丈人是皇帝呢!

于是,张一凡便先行赶往紫禁城。

传旨的宦官,把张一凡带到了武英殿,这地方,已经三年没来了,看上去没什么变化。

进入大殿之后,让他有点意外的是,朱元璋并不是单独召见他,因为大殿内还有其他人。

张一凡一眼扫过去,殿内有四个人,分别是太子朱标,外加三个宰相邓愈、胡惟庸以及汪广洋。

宫女内侍这些,暂时就不算人了,只是大殿内的物件。

张一凡看着他们几个,心中不由得略微有些成就。

因为他知道,就是因为他的穿越,改变了历史,原本这洪武十二年年底的时候,邓愈和汪广洋都已经死了,但如今,他们还好好地站在面前。

想着这些,他上前给朱元璋见礼。

礼毕之后,就见朱元璋用手指了下胡惟庸那边道:

张一凡听了,不由得一愣。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朱元璋找他,是因为他的那个玻璃厂的事情,结果没想到,却是要让他来当这个应天府的知府!

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是大明朝的都城所在,洪武二十年的时候,就有一百一十九万多的人口。

应天府地位特殊,因此府尹品级为正三品,高出一般的知府二至三级,由尚书、侍郎级大臣兼管。

如果只是从当官方面来说,张一凡从之前当县令一下跳到应天府府尹的位置,绝对是连级跳,升迁速度惊死人的那种!

不过放在洪武朝,这其实也不罕见,因为朱元璋缺人。就在去年,他就越级提拔了一大批,比如李焕文、费震等分别由西安知府、宝钞提举擢拔户部侍郎、尚书。

张一凡卸任香山县县令之后,他就只有爵位,没有职务,如今,眼见着应天府府尹的职务就要落他头上了。

于是,张一凡来了个战术后仰试图躲开这个职务,当即回奏道:

言外之意,他就不想当这个应天府府尹。

听到这个回答,所有人都有点意外。

他们有听说过因为身体不适不想当官的,也有借口说才学不够不想当官的,就没听说过,老婆怀孕了所以不想当官的。

朱元璋听了,没好气地说道:

张一凡一听,还是不接,回道:

边上的胡惟庸一听,顿时有点急了。这个驸马一口一个要照顾公主,指不定皇帝一时心软,还真同意了!.

要知道,让张一凡来当应天府府尹,就是他想出来的招数。一旦落实,那自然无从谈起让张一凡去当宰相,他的位置也就安稳了。

至于张一凡会不会当好了应天府府尹,然后再度威胁他宰相的位置,胡惟庸却是一点都不担心的。

因为这个应天府府尹的位置,绝对不好当,是个坑来的。

胡惟庸有了解过,张一凡在香山县当县令的时候,那是铁面无私的那种,不但曾经拿下了永嘉侯,而且后来京师这边达官贵人派去香山县做生意的,也都被张一凡收拾了(其实是方孝儒收拾的,但胡惟庸自然认为

是张一凡的意思,他还没见识到方孝儒的头铁)。

胡惟庸估计,按照张一凡的脾气,当了这个应天府府尹之后,那肯定也是铁面无私。

但是,应天府这里,可都是达官贵人,特别是藩王和各大开国功臣,都是多如牛毛,其中有不少人都很任性,嚣张跋扈的也多。如果张一凡在应天府府尹的位置上铁面无私,那绝对会和达官贵人们起冲突。

皇帝一次两次能站在驸马这边,但是次数多了呢?如果驸马和亲王冲突了呢?只要驸马恶了京师的达官贵人,那就别想过安逸日子!

胡惟庸就不相信了,皇帝会每次都保着这个驸马?

这就是他的女干计所在!

可是,如今他看到张一凡竟然不接这个应天府府尹的官职,他自然是急了,忍不住插嘴道:

张一凡听到他这话,却是不客气地反驳道:

胡惟庸:

朱元璋听了,有点不高兴了,开口说道:

说完之后,他看向张一凡,脸色严肃了一分问道:

很显然,他已经知道了这个事情。

张一凡听了,当即理直气壮地回答道:

一听这话,朱元璋本来听胡惟庸说张一凡不愿意为他效力还有点不高兴的,但是此时却是惭愧了。

换了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把那么赚钱的东西给朝廷。但是,这个女婿不但给了,而且还给了不止一个,两个聚宝盆。

不要说女婿了,就是亲儿子,都不可能这么对老子!

想到这,朱元璋正要说什么时,就听张一凡还在那说道:

张一凡说到这里时,瞅了胡惟庸一眼,眼神中带着一点鄙视,似乎说得就是他。

胡惟庸一见,仿佛被他这个眼神刺了下,当即要找回面子,不过他知道,直接就香山县的新政说事,那肯定是驸马最懂,于是,他立刻转移话题道:

很显然,要么是朱元璋给他提及过玻璃的事情,要么他自己听到了玻璃的八卦。

此时,为了扣帽子,他不惜给张一凡加了才华卓绝的形容。

朱元璋也是好奇,便问道:

如果只是宁国公主给他说得什么房屋上用的话,就朱元璋自己来说,不值得张一凡如此花心思去做!想要养孩子的钱,他直接印了就能给。

其他人听到这些对话,也很是好奇,纷纷看着张一凡,等他回答,就看会是些什么好东西?

张一凡听了,倒也没有隐瞒,直接就回奏道:「读书人因为长久用眼,有一些人可能会看不清远处,我能帮到他;年纪大的人,会看不清近

的字,我能帮他看清楚字;军中将领,观察敌阵,离得远了看不清,我能帮他看得更远……」

听到这话,邓愈一开始还不觉得有什么,可听到后来,他顿时就惊讶地第一次打断了张一凡说话道:

他从十六岁开始就领兵反抗蒙元,算是大半辈子戎马生涯了。对于军中一切,最是热切不过。此时听说有那么一个东西,有助于将领观察敌阵的,顿时就稀奇了。

张一凡听了,转头看向他说道:

如今的大明朝,西南、西北、辽东等等,还都是蒙元控制的地方,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当然知道一个能远距离观察敌阵的东西,会有多重要。

其他两样,他都可能会不在乎,但是这个,是不能不在乎的。

于是,朱元璋在听到张一凡的回答之后,便对他说道:

顿了顿,他又补充对张一凡说道:

张一凡从穿越过来的心思,就是要舒服地种田。此时达成的协议,算是比较理想的了。因此,他便立刻回奏道:

边上的胡惟庸眼见着设好的陷阱,竟然就被避开了,虽然很想阻止,但是,朱元璋都已经有了决定,他就无能为力了。

不过这个结果,也还好,毕竟驸马自己去忙他的事情,至少短期内不会入朝为官。

一直没有说话的朱标,听到这里之后,便笑着对张一凡说道:

张一凡听了,便转头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对他点点头,然后示意汪广洋给张一凡介绍道:

张一凡听出来,这是每个品级相差一百石,给的钱是相同的。

拿地方上七品县令来说,就相当于月俸禄是8石多点,然后大明宝钞每月5贯。就目前来说,张一凡感觉,一个县令算是可以勉强养活人数不算多的一个家,但是,如果那个宝钞贬值,以后等于没有的话,那县令就有点惨了。

这个俸禄,对于掌握一个县大权的人来说,还是有些少了。甚至可以说,如果要雇幕僚的话,还得自己倒贴钱。

于是,他在汪广洋说完之后,便问道:

汪广洋听了,有点疑惑地问道。

倒是朱标听到了,便接过话题回答道:

张一凡听了,点点头道。

朱标没有回答,而是转头看向他爹。

朱元璋见了,便对张一凡说道:

一听这话,张一凡便知道,这个老丈人还是有点扣。

其实,朱元璋定下的俸禄,是改了几个版本,越改,给得俸禄越少。不过这个位面,因为受张一凡的影响,其实已经有些变化了。

张一凡听了之后,便对朱元璋奏道:

就目前的俸禄而言,朱元璋其实是有参考张一凡提供的账本,剔除了他认为不合理的支出,然后掐着那个刚好够用的钱。

不得不说,朱元璋这个老农民,是真得抠。或者说,他对官员的要求是真得高!

如果张一凡以前说这番话的话,朱元璋可能压根不会听,会认为你知道啥?

但是,如今的张一凡,那是刚从香山县施政三年回来,说话是具有权威性了。

因此,朱元璋听到他的话之后,沉吟片刻之后便问道:

张一凡听了,想也不想便回奏道:

香山县就是一个例子,张一凡刚去的时候,户籍在册的人口,才两三万而已,后来实施粮田归公分配法,清理了隐户等等,人口到了五万左右,加上俘虏的海盗,人口就又增加到七万多。

再到后来,随着张一凡理顺了香山县的政务,就开始了爆炸性的人口增长。事务的繁忙,那也是有目共睹的。

张一凡说到这里,便诚恳地说道:

说了这么多,归结起来,其实就是两点。

第一,地方官是亲民官,必须要保证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正确执行朝廷的决策。

第二,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未雨绸缪,否则肯定会出大问题。

朱元璋听着他的建议,想着香山县的情况,点点头,然后对胡惟庸等人吩咐道:

胡惟庸听了很无奈,这个驸马是真多事,只要皇帝召集他议事,每次都能整出幺蛾子来。

但是,这个活他也不可能推,这是体现他权力的象征。

于是,只好答应了下来。

张一凡这边,原本想着还提提年终奖和养老金,也就是退休工资的建议。可想着老丈人的抠门,现在如果提这个话,大概率不会被考虑。因此,他就没有提,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可以说说。

他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他的俸禄也是被裁了的。

大明开国之初的时候,定下驸马都尉和公主一样,也就是岁收粮一千五百石,钞二千贯。但是在洪武十二年正月十九日,定下驸马都尉的俸禄就只有六百石了。

当然,就算真如历史上改变了,张一凡也不会在乎。堂堂穿越人氏,岂会靠俸禄过活!

议事之后,张一凡就回去了。他决定,尽快修建柳家村的别院,离紫禁城远一点。把玻璃厂搞起来,传授科学知识,快快乐乐地种田过日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