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继续流浪,又来到了一个新的恒星系,时间仿佛静止,人类飞船就这么的停留在刚出来的太空,位于探测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附近,没有丝毫移动。
时间很快过去了十天。
这天,这个陌生恒星系的恒星嗡的一“声”,微弱的冲击波纹在宇宙空间中跌宕起伏。
中央电脑室。
“恒星已经由原恒星彻底成为主序星,其周围吸积盘气体已经开始消散,已经完全稳定下来,而这颗星球还没开始孕育生命,我们正好可以趁机占领,发展我们地球的生物。”
人类逃得太仓促,没有详细确认这个恒星系的情况,结果来到这里,发现恒星还处于原恒星的末尾阶段,幸好恒星在这十天内成为主序星,否则人类还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进驻星球。
原恒星就是处于“原始状态”的恒星,是一种处于慢收缩阶段的天体。原恒星由宇宙大爆炸之后产生的星际云物质演变而来。它是在星际介质中的巨分子云收缩下出现的天体,是恒星形成过程中的早期阶段。对一个太阳质量的恒星而言,这个阶段至少要持续大约十万年之久。
恒星风的开始宣告结束,标志着恒星从质量的吸积进入能量的辐射,进入主序星阶段。像太阳那样的主序星,有100亿年的寿命,恒星体积越大,主序星的寿命越短,因为体积越大,氢核聚变越快。
主序星是处于氢燃烧阶段的恒星,当氢燃烧完后,恒星就会开始氦燃烧,从而膨胀成红巨星。而太阳系的主星太阳便是一颗中等的主序星。
这次人类是幸运的,刚好遇上原恒星转变成主序星的最末尾阶段,否则等个数百年那就真的的吐血了。
即使是数年,人类也等不起啊!
在原恒星还没有进入主序星之前,围绕恒星旋转的星球很不稳定,随时都可能地震和大量火山爆发、甚至行星崩溃重组。
自从来到这个恒星系后,人类对这里也开始了全面的检测工作。
首先是恒星的大小是太阳的0.89倍,而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位于恒星系第二颗行星,还有一颗直径只有一千公里的卫星,距离行星35万公里。行星体积比地球小一点,重力也小一丁点而已。但是有一点却是让科学家惊喜,这星球距离恒星平均距离为0.9619个天文单位(当初匆匆粗略测量是0.9天文单位,而且并不是平均距离。)。
而通过精密计算,科学家发现,星球的公转周期竟然是差不多一年,只是相差0.271秒。
要知道,根据地球的时间,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长度为365天5时48分46秒,而这里的星球只是少了0.271秒,相对一年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了。
只是自转周期比较短,一天只有19个小时左右,不过已经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