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你,陆运部门是干什么的?”唐嫣发问了。
“联系集卡送货呗。”苏哲回答道。
“集卡上哪里联系?”
“车队里呗。”
“人家车队为什么要跟你合作?”
“你有业务,有货物运,当然愿意和你合作喽。”苏哲龇龇牙,示意唐嫣这个问题太简单。
唐嫣没去理睬苏哲的鬼脸,她将胳膊的袖子向上挽起,一副干练精英的摸样,继续问道,“业务,是你的吗?”
“不是。”苏哲回答。
“对,业务是海运部和销售部的。为什么要单独开辟出一个陆运部门?那是因为要标准化管理,其实这之前,都是海运部的操作联系集卡车队的,业务量不大的时候,操作一个人搞定所有事情最有效。到了后来,销售的各种询价报价太多,操作忙不过来,所以就增加了这个部门。”
苏哲接口道,“你的意思,陆运部就是个摆设?”
唐嫣有些犹豫,她不愿伤苏哲的自尊心,只是说道,“你说说看,如果是陈登自己的货,是他主动找车队老板谈有作用?还是让你去?”
唐嫣这话点出了这陆运部门的尴尬,这个部门并没有实际的收货渠道。物流界里的规矩是,有货,有业务才是王道。销售业务多,可以三天两头不来上班,可以对操作部门吆五喝六。而另一些公司,揽货渠道主要靠操作,这并不奇怪,很多操作都在物流行业里浸淫了十多年,谁还不认识些客户?如果操作部门变成主要揽货渠道了,那么销售部门就沦为打酱油的,这样的话,操作部门在公司内就会理直气壮……你们销售那点业务,还不够塞牙缝的?
所以,但凡坐上海运部或者空运部门的一把手,基本上揽货能力都不弱。唐嫣这样的海运经理,当初也得硬着头皮和各个工厂、各家物流公司一一去打交道。直接客户过来的业务,同行做不了转包过来的业务,来者不拒。
物流界里有术语,工厂和外贸公司的业务简称“直客”,而其他物流公司转包过来的业务,简称“同行”。
陆运部的尴尬,在于没有揽货渠道,所以只能成为操作部的传声筒。陈登做了这么多年物流,当然清楚这点。在职位上,他是苏哲的上司,并且手里有货,又握着主动权。所以,在外人看来,这场对决,苏哲毫无胜算。
有人说了,苏哲可是以前老板的儿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是在公司里上班的员工都门儿精,大家都十分擅长观察形势。苏哲上班以来,公司的高层比如杨光等人,就没有怎么表现出关照过的态度。海运部的一把手陈登,甚至直接和苏哲起了冲突,这情况下,看样子苏哲也没有得到特殊的照顾。
唐嫣分析道,“惠达和金博这两支车队,基本上规模也比较小,主要之前苏总起家时就和他们合作了,双方合作也比较久。但现在,公司的规模扩大了,确实也到了要更换供应商的时候了。我手上有一支规模比较大的车队联系方式,你这边,继续和惠达与金博谈判,不行的话,联系一下新车队,看看有什么机会。”
现在,有些事情,唐嫣明白自己不方便直接出面,和陈登公开唱对台戏,只得把一些自己认为的有价值的信息告诉苏哲,希望暗中能够帮助对方一把。
苏哲点了点头。
当苏哲和唐嫣在会议室里讨论时,公司一角海运部经理室内的陈登有些不安和烦躁。从落地玻璃窗外透出的阳光也不能化解他眼里的阴沉。
陈登不断用手揉搓着自己的下巴,却无心去看电脑前的邮件。他看了一眼斜对面的位置,那个年轻人并不在座位上,说不定又到哪里去偷懒了。
苏哲最近经常不在公司,不知道到哪去晃悠了。陈登现在也懒得去说苏哲,他自己已经是海运部的一把手了,不愿再放低身价明面上和一个主管纠缠不清。要干,就得完全把对方制服。桌上的电话被他拿了起来,“老李啊。”
“陈总,陈总。”对面传来惠达车队李老板恭敬的声音。现在伟通,由于利星集团的注资,规模比以前更加庞大,业务也会日趋增多。李老板知道伟通是块肥肉,更加不敢怠慢。
“嘱咐你的事情,都清楚了吗?”陈登的口气有些居高临下。
“清楚,清楚,苏哲来过我们这里了。我跟他说的,都是按照你嘱咐的那套东西。”李老板在那头应道。
“行,这就好。”陈登的心略微宽了下。“等到我这批货物出去之后,把这件事了掉,就给你们车队涨价。现在,外面的行情,我也是明白。”
听到这话,李老板在那头忙不迭地答应着,“好的,陈总。谢谢照顾了。”
“所以,以后,如果是大批量出货,苏哲跟你要车,你就说没办法。如果我来要,你就一定要给我保证车子。”陈登的眼中露出一丝阴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