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掌上读书 > 大汉列侯 > 第219章 太学与向西

第219章 太学与向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卫绾拿出一份试卷说道:“第一名就是这个会稽郡吴县朱山拊。≦↖”

“他是哪个陵邑的?”

“不在陵邑,在长安城内居住。”

“嗯?为什么不在陵邑里?我记得不在陵邑应该不允许在长安居住。”

“他家有个官身。”

“原来是耕读之家,难怪会有这么好的文采。”

曹时瞟过朱山拊的个人简历,在家庭成员一栏看到很眼熟的名字,朱买臣。

直不疑叹口气:“他父亲叫朱买臣,我也曾和他有过数面之缘,他家是吴国,本是会稽郡的小吏,去岁先帝驾崩前夕押送囚犯到京师,只因先帝驾崩耽误了行程几乎流落街头,无意中遇到同乡庄助,得推荐入宫御史。”

曹时记得这个人的名字,不仅是他在历史上似乎有名字,更因为北方姓朱的人不多,叫买臣的更少,起名风格明显偏向江南,同名同姓又在长安的可能性极低。

宫中低级官僚有很多,他也不晓得宫中哪个人朱买臣。

“不及格的那么多,是不是咱们出的试题太难了?”苏广意问道。

曹时抬起头:“不算难,我们找人测试过的,正常情况应该会考出及格成绩才对呀!这么多不及格应该是良莠不齐。”

身后萧胜阴恻恻地声音传来:“不难还淘汰了那么多人?”

审阅试题的小吏闷着头装作不知道,另外三个副祭酒也假装没听见,曹萧两家撕了几十年。外人是很难插进嘴的。

曹时冷笑一声嘲讽道:“国家取士必须有严格的章程,随便把阿猫阿狗招进来是对江山社稷的不负责。对天子的不负责,副祭酒要多为天子负点责啊!”

“久闻你牙尖嘴利的名声。果然很会说话。”

“你的阴阳怪气也不差分毫。”

榜日当天,冯单早早的出门,与剧信汇合到太学门口看榜。

到地方时几万人围着门口焦急的等待,直到卯时末大门缓缓打开,几名小吏张贴榜单,南军卫士虎视眈眈的守着大榜,不让人越过雷池一步。

“我的名字呢?我的……我看到了,我的名字在这!”

一个人疯似的大喊大叫,身后的人立刻把他拉出去。挤进来的人四处张望:“还有我的名字在哪……唉,怎么没有我的名字呢?”

欣喜若狂者十之二三,郁闷失落者十之七八,剧信凭着强壮的身体挤到人群里,找了半天才看到两人的名字。

“怎么样?有没有咱俩的名字。”

“中了。”

“那太好了。”

冯单高兴的不行,成为第一批太学生是非常光荣的。

受到太学考试的影响,长安城及五大陵邑冒出不少讲学课程,主讲笔试的考题分析和破题训练,各类讲坛花样百出。连诸子百家也来凑热闹。

曹时入宫拜见天子,汇报招募太学的成绩。

张榜通过的只有区区352oo多人,距离预料中招募五万满额有较大差距,大部分考生不具备考试能力。有些人只会写几百个常用字,识字率低的惊人无比。

这可不是乡下,而是大汉帝国的都圈。集中大部分天下精英的长安城,最富饶也是识字率最高的地方。竟然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通过率,可见文盲率到底有多高。

曹时滔滔不绝的说道:“陛下!文盲太多是阻挠大汉帝国达的重要绊脚石。假如我们汉家有三千万识字的农民琢磨新农技,有五百万识字的货殖者和百工琢磨新工艺,还有两百万识字的军人琢磨对抗匈奴和南越,那么我们今天将会比过去更强大,强大两倍以上。”

卫绾慷慨激昂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古人诚不欺我也!陛下乃千古一帝,受万世黎民敬仰,如果陛下大力解决文盲之难必将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说说看。”

连同曹时五个副祭酒都松了口气,太学第一次招生的情况那么糟糕,这还是建立在天量人口基础上的,要是每年都招生恐怕连一万人都招不到,若不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太学搞不了几年就要退出天子的视线,一旦天子热情减退就很难说重视度有多高了。

为了自家的饭碗和志向着想,五个人都要站在一条战线众口一词,哪怕萧胜与曹时有很深的矛盾也不会随便拆台。

曹时是五个人里最轻松的,他可以不当荣誉副祭酒,愿意继续出把力无非是看重名声作用,他相信太学一定会扬光大的,放弃一块金字招牌无异于丢西瓜捡芝麻,因而为了规劝天子格外卖力。

“百姓日常所需无非衣食住行,吃饱穿暖是基础,再高点追求是吃的起肉,穿的好衣,闾里的农民过上好日子,更高的是读书识字能有一技之长比刨食于田间地头幸福,过上好生活是人的天生本性,仓廪实必然要追求礼节,若陛下能开公学聘师长,教导读书识字明汉律知礼法,他日长大成材上可以报效天子,下可以安家糊口,岂不乐哉!”

刘彻沉吟片刻点点头:“车骑将军说的有理,朕也有意培养百姓识字,然而老子曰,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与几位爱卿的说法有些相冲突。”

曹时的眉头皱起,瞥见卫绾与直不疑满脸无奈。

天子第一句话出自《老子》,原文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套思想是黄老派的核心思想之一,刘彻记得一清二楚,卫绾与直不疑是黄老学大师,当然不可能轻易忘掉,只是不想在天子面前露出学派思维,按照老子的愚民思想真的没法开太学,这与黄老无为思想相冲突。

孔子的话或许不值一哂,老子则完全不同。卫绾、直不疑也必须认真面对。

“陛下明鉴,其实此话有另一种解法。”

刘彻笑道:“那么请卫卿说说看?”

“这个……其实圣人的意思是,意思其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