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斯打造的机器之心体系,比起电影里见到的超级智能系统,方方面面都还相很初级,但在当前这个电力都还未普及的时代,却无疑是代表了一种跨时代的生产力。
有了机器之心,高斯才抽出了手来,开始打造其他的四城十二楼。
四城之中,祝融渊、黑铁城和白玉京类似,都是直接在冻土岩层开掘,水晶宫、浮黎市和十二元辰塔就不一样,无论冰层之厚薄,都至少有一部分建筑,需要在地下岩层扎根,再向上一路贯通冰层,然后还要在冰上有所展现。
打造这一类主城和塔楼,高斯却是用到了火焰领主形态。
基本上,真正打造建筑之前,他都需要化作火焰领主,一步步由上而下烧融冰层,而作为配套,镜像分身也需要化作风暴领主或大洋领主,紧随在高斯之后,一步步把融化的冰层水带上冰面,并顺便在主城或塔楼周围塑造出一圈坚冰城墙。
当建筑面积内的冰层被融化移除,高斯接下来才会像打造白玉京那样,化身暴风领主并变幻不同的风刃形态,向地表之下的土层和岩层不断旋割挺进。等带到地表的土石增多,镜像分身所化的大洋领主,便会以大量流水包容土石,直接由石层开始向上一层一层搭建内部结构,等到将冰层空缺以建筑结构填实,就会跃上冰面打造冰上部分。
四城十二楼,直到1942年3月,高斯才算打造出雏形。
而这时候,山巅之城白玉京,已经彻底改变模样。
机器之心成形之后,便按照高斯安排,迅速制造了一批新机器人。这批新机器人属于建筑类机器人,其智能核心统一导入了建筑类学识。就是上千建筑类机器人,日夜不停工作几个月,才完成了高斯对白玉京最具体而微的构想。
这时的白玉京,除了缺少人气,各方面看,都已经是一座真正的山城,非但城中各处浮雕了东方远古神话、镂刻了诗词歌赋铭文、塑造了百家诸子雕像,就连每一栋建筑内部,晶华玻璃、合金门窗等等,也都装饰了齐全,几乎可以直接入住了。
当然,能建设这么快,可想而知,必然是消耗了很多资源。
其他不说,至少能量核心的消耗量,就远超出了高斯估计。
不过就算这样,高斯为加快祝融渊、黑铁城、水晶宫、浮黎市和十二元辰塔的建设,还是安排机器之心系统,要把建筑类机器人的规模,进一步扩充到四千。
这四千机器人,每座主城各投放一千,应该就够用了。
和暴风白玉京有所不同,其余四座主城不但外围各有三座元辰塔,还附带了巨大的冰下空间,因此需要做的建设,比山巅上的白玉京更多几倍。
安排好制造计划,高斯就开始为白玉京,加持各种符文并布置结界。
符文属于铭文学的学识,由于他现在的铭文学水平,已经涉入高级符文领域,因此对各种加持类的初级和中级符文,早已经掌握得很娴熟,但结界不同,结界他不算熟悉,还需要调动几分神性,趁着为白玉京加持符文,利用副心神先研究个几天。
高斯自己在白玉京忙碌,却把三个镜像分身,都派去了打造冰下空间。
冰下空间比较容易打造,只要按照冰下空间的位置和结构,从冰上选定一处地点,以火焰领主形态融出一条通道,进入冰下空间上缘,然后把占据空间的坚冰融化,并利用大洋领主形态,把融化的水提到冰层之上再度凝冰,就可以整治出基本轮廓。
唯一麻烦的是,高斯把冰下空间的规模,实在设想得太大了些。
他打算在四城十二楼彼此对应的所谓一城三楼之间,按差不多二十分之一的面积,在冰层下部的陆地上方,掏出一个个阔达数平方公里高达数百米的巨大空间。
这些冰下的巨型空间,不但每一处都将有诸多十几米直径的石柱支撑上下,而且彼此邻近的空间,也会通过数十米高几十米宽的交通隧洞以及河渠隧洞进行连通。当然,这样的交通隧洞肯定也会和主城以及元辰塔的冰下建筑连接起来。
要在冰下种植森林、垦殖作物甚至建立城镇,空间不够大当然不行,但问题是,四城十二楼囊括的面积,起码几十万平方公里,按二十分之一算下来,那就是说冰下空间的总体面积,差不多有两三万平方公里,规模如此之大,真不知何时才能完工。
当然,话说回来,高斯也没打算一蹴而就。
以五城十二楼的主体建筑规模,恐怕几十年人口都容纳不满,所以冰下空间弄一点是一点,可以一点一点来完善完成,并不是很迫切要完工。
高斯只花三天时间,就为白玉京上下里外加持了数不清的中级符文,然而却花了半个来月,才终于为白玉京在山巅布设起一个简易结界。
结界虽然简易,但发挥的功能,还是相当不错。
结界有两层,一层以星辰之力为能量来源,可在南极洲极夜之时,放出一层皎白辉光;一层以虚空之力为能量来源,可以在风起之时,将狂风转化为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