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的朝议,还真没有宗王和内阁大臣们一起,异口同声举荐一个人的。
能被所有人吹捧,可见这个人实是一个不凡的人物,大家对他,都有信心。
显然众人都将方吾才当神一般的存在了,好像他已经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了,而且现在的形式,恐怕方吾才连拒绝的理由都找不到了。
因为这满朝文武,所有人都觉得他行,对他信心满满。
唯一没有信心的就是陈凯之。
陈凯之觉得自己握笔的手有点抖,面色也是随着沉了下来,这是要露陷了,要露陷了,师叔这牛逼吹得太过了头,这若是去了北燕,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他哪里懂得交涉,哪里知道如何出使?
他只知道装**,吹吹牛,哄哄人,哪里有什么真本事呀。
这些完蛋了。
陈凯之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在颤抖,此刻的他真恨不得自己代替他去一趟,这样就可以相安无事了。
太后凤眸巡逡了众人一圈,见每个人都力荐方吾才,便也没反对,而是收敛起目光,徐徐开口:“既如此,那么……待诏房……”
陈凯之忙道:“臣在。”
太后朝陈凯之望去,目光掠过慈爱之色,抿唇笑道:“今日撰写一封旨意发出去。”
陈凯之道:“臣遵旨。”
太后似是松了口气,似乎总算是解决了一桩事,神色也是惬意了不少。
她眼眸微转间看向众人,便突然又道:“甘泉宫来了书信,说是太皇太后择日,要摆驾至洛阳,这些事,你们是知道的吧?”
太皇太后……自然是先皇帝的母亲,便是太后,也要称她一句母后。
自然,她也是赵王的生母,不过据说,在十几年前,因为皇子的失踪,导致了这位太皇太后性子大变,和先皇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此后便摆驾去了长安的甘泉宫,一直在那里生活。
可是现在,却突然要摆驾,回到洛阳,这便使人产生疑虑了。
太皇太后只回了洛阳两次,一次是在七八年前,而还有一次,便是先皇驾崩,她毕竟是先皇的生母,地位尊贵无比,无论是太后还是赵王,俱都要仰她的鼻息。
据说先皇克继大统的时候,年纪还小,当时朝中有人对先皇帝的帝位虎视眈眈,尤其是宗室中的几个叔王,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太皇太后十分果断,直接下旨,命自己的兄弟带兵入京。
那自长安老家的兵马入京之后,杀了一夜,次日一早,几个心思叵测的亲王,也就是先皇帝的叔叔们自此便销声匿迹了,那一夜的事,顿时变成了一件朝野内外,所有人都忌讳莫深的事,自此之后,也再没有任何人,敢对先皇帝的统治有任何的质疑。
陈凯之听到太皇太后四字,不禁愕然,从翰林文史馆里的实录来看,这位太皇太后在十几年前,是大陈朝的定海神针,只是这十几年来,却只一心在长安的甘泉别宫里闭门不出,现在,她竟要回来了?
这其中肯定有什么事,不然一个人突然间要离开生活十几年的地方,想来是不习惯的。
显然,慕太后是有些焦虑的,因为太皇太后回到洛阳,会增加许多的不确定性。
这位出身长安的太皇太后娘娘,当初就是凭借着自己娘家人,一举定住了先皇帝的地位,可现在,她的这些娘家人,却依旧把持着整个关中,长安附近的兵马。
陈贽敬闻言,笑吟吟的道:“是,臣弟也接到了母后的书信,说是过了年,就要动身,母后虽然年迈,可身子却甚是康健,身为儿子的,不知有多欣慰,现在母后回洛阳,实是令臣弟振奋。何况……”他双眸晦暗莫测,面容上却依旧保持着笑意:“母后也很久不曾见他的孙儿了,若是母后见了陛下,不知该有多高兴。”
他的话里,似是带着刺。
当今皇帝,乃是太皇太后的嫡亲孙儿,他的意思仿佛是,太后你毕竟只是太皇太后的儿媳,可对太皇太后而言,我才是太皇太后的血脉,而皇帝却是孙子啊,固然先皇帝在世的时候,太皇太后对先皇帝甚为宠爱,可毕竟,先皇已是死了,当年的时候,太皇太后得知先皇生了儿子,喜不自胜,可这孩子,也早已没了。
无论太皇太后是不是偏心,现在,她已没什么可偏的了。
只有他这个赵王才是她的儿子,如今的皇帝才是她的嫡孙,不管他们俩人谁都是太皇太后的亲人,身上流着她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