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掌上读书 > 天佑大唐 > 第三章 辞官

第三章 辞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可是,您的身体虽然有所好转,但依然虚弱。朝会浩大,时间漫长,您怕是吃不消啊”杜荷说道。

看着杜如晦消瘦的脸庞,强打起精神却依旧不能掩饰住眉间的浓浓的疲倦,杜荷打定主意一定要劝杜如晦辞官。不然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了杜如晦如此的劳心劳力。

都说“房谋杜断”,谋略费心,杜如晦去做出决策就容易了?断事好了,人们会觉得应该的,毕竟陛下都说了你杜如晦善断,可要是出了差错,表面上不说,实际上大家会把大部分责任推到杜如晦身上,谁让你决策失误的?杜如晦的压力可想而知。

“父亲,您辞官吧”杜荷上前一步,劝道。

“辞官?这官哪里是说辞就辞的啊,前些天陛下来看我,让我修养些时日,再去处理政务。况且,这大唐能走到今天,里面也是有我的心血的,我放不下啊。”杜如晦回道。

“您为大唐江山做的够多的了。况且辞官并不是说不能为大唐尽力,辞了官,您不再局限于朝堂,可以看到的更多。”杜荷又加码道:“你不考虑我们,也要考虑考虑母亲啊。”

杜如晦动摇了:“你先出去吧,让我想想,想想,好好想想……”

杜荷带上门出去了,杜如晦却陷入了沉思。

大业十三年,自己被房玄龄举荐,从此伴随秦王左右,参赞机戎,自己一介书生,也是官宦子弟,哪里受的住军中的操劳,却也忍受坚持了下来。武德年间,自己为秦王夺嫡出谋划策,因此恶了隐太子李建成,被斥逐出了长安。虽然贬谪外调,自己依然偷偷潜回长安,参与策划了玄武门之变。

秦王成为了陛下,没有忘记他们这群老臣子。他也因功进为蔡国公,拜兵部尚书。这是自己祖父和父亲都没有达到的高度啊。可惜自己这不争气的身体,拖了后腿。不过,此生也了无遗憾了啊。

唯一对不住的,就是自己的老妻以及幼子了。杜构还好些,虽然那段时间自己奔波劳累,可却也抽的出时间教导,而自己功成名就了,却操劳与政务,疏忽了对于杜荷的教诲。杜荷往日里的胡作非为,欺男霸女,自己也有责任啊。幸好杜荷近日懂事了许多,杜如晦的心里却是十分的欣慰。

念起自己的老妻,杜如晦不由满心的酸痛。自己能一步步的走到今天,这也有妻子的功劳啊。自己早些年之所以随陛下到处征战奔波,不就是因为妻子在家主持家务,照看老人,使自己无后顾之忧吗?玄武门,自己虽然觉得万无一失,其实是在刀尖上行走,一步走错,连累的,那可是杜府上下数十口。自己得遇明主,义无反顾,老妻心里该是如何的担忧?想起前些天自己病危时老妻眼中悲痛,念起杜荷所说的不为其他,哪怕是为了多年来疏忽的老妻。杜如晦打定主意,眼中充满了坚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