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掌上读书 > 沃野万疆 > 第356章 北平无战事

第356章 北平无战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跟你说我听说这北平城里,全聚德的烤鸭可是一绝,还有王府井大街大栅栏里的砂锅白肉,那叫什么缸瓦市中吃白肉,日头方起以云迟。

你这丫头不会是怕我们几个,这次来北平找你请客,掏空了你的钱包,所以装作不认识我们了吧。

这个时候李梅芳才反应过来,她下意识的用手捏了捏自己的胳膊,一阵吃痛迅速传递到她的脑神经,然后这才确定眼前的这一切都是真的。

这可真是他乡遇故知了,李梅芳此时也顾不上是不是在大街上了,马上冲过去一把拉住,赵峥嵘和二憨子两个人的手,高兴的语无伦次,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然后就对二憨子开玩笑的说道,我说憨子哥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你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今你们来到这里就是到家了。

在北平妹子我别的不敢说,就这里的特色小吃,我还是可以让你们管够的,既然你想吃全聚德烤鸭,那好办走咱们现在就去品尝一下就是了。

不然在大街上也不是说话的地方,说完大家伙就兴高采烈的去吃烤鸭去了,当然现在大家伙的心情,可是和在缅甸的中缅公路上,一望无际的野人山里不能比的。

那时候是为了想方设法的活下来,所以和现在这种舒适,放松的心情可是天壤之别,不一会大伙就来到了全聚德,上楼就找了一个雅座坐了下来。

这时候店里的伙计,马上热情的招呼来吃饭的客人,一看几个人是从外地来的,就赶紧介绍起来,本店的特色烤鸭来了。

打从明洪武年间,老百姓爱吃南京板鸭,皇帝也爱吃,据说明太祖朱皇帝就每天要吃一只烤鸭。

宫廷里的御厨们就想方设法,研制鸭子的新吃法来讨好万岁爷,于是也就研制出了叉烧烤鸭和焖炉烤鸭这两种。

叉烧烤鸭以全聚德为代表,而焖炉烤鸭则以便宜坊最着名。

据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也顺便带走了不少,南京城里做烤鸭的高手。

在嘉靖年间,烤鸭就从宫廷传到了民间,老便宜坊烤鸭店就在菜市口,米市胡同挂牌开业,这也是北平城里第一家烤鸭店。

而当时的名称则叫金陵片皮鸭,就在老便宜坊的市幌上,还特别标有一行小字金陵烤鸭。

后来在京城名气最大的,全聚德烤鸭店也挂牌开业,烤鸭又发展到了挂炉烤法。

它是用果木明火烤制,并具有特殊的清香味道,不仅使烤鸭香飘万里,而且还使得北京烤鸭取代了南京烤鸭。

而金陵片皮鸭只能在港澳、深圳、广州等南方几个大城市才能见到。

还有一种说法是,北京烤鸭是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食珍录》中已记有炙鸭,在当时是宫廷名菜。

用料为优质肉食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

北京烤鸭分为两大流派,而北京最着名的烤鸭店也是两派的代表。

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第一美食。

伙计用一口纯正的京腔,介绍完北京烤鸭的历史渊源和前世今生,然后就开始伺候客人点菜了,此时他还自言自语的说道,几位客官你们这也是有口福的人,我们家的烤鸭,可是给皇帝陛下享用的。

这要是在早些年就是慈禧老佛爷,也要不时的来上这么一口,所以说这口享受无论到什么时候,它也不会过时,说句不该说的将来这皇城根下,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在紫禁城面南背北一统江山,咱们这北京烤鸭也是一道招牌菜。

要我说也不知道是哪位圣贤说的来着,这世间之事唯有美人与美食不可辜负,这食色性也,到了咱们北平不吃北京烤鸭,那你就不算来过,这天子脚下的北平府。

四个人要了两只北京烤鸭,然后又点了几个解腻的素菜,又要了一瓶红酒,大家伙一边吃一边就聊起了,当下时事政治。

大家伙不约而同的就讲道理国共内战,现在两军对垒,国军在东北眼看就要大势已去了,北平之战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现在让这座城市继续繁华的平稳过渡,还是在满目疮痍一片废墟之下,回到人民的怀抱,这两种选择已经全在,傅作义的手中掌握着了。

李梅芳赵峥嵘和二憨子这些人,都是经历过远征缅甸的人,其实对于北平的时局,都在心里跟明镜似的,宛平和天津两地,现在是北平的门户,只要天津解放北平就没有屏障可守了。

同时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和平解放北平,给傅作义留下的时间不多了,如果天津的陈长捷守不住天津,那么傅作义就连起义的机会都没有了。

为此傅将军应该为自己的将来想想了,当前北平肯定是守不住的,将来秋后算账国府是要找替罪羊的,到时候他就是第二个韩复榘。

同时也要为北平的老百姓着想一下,如果负隅顽抗,这座城市很快就会,在炮火之下化为焦土,到那时这里的老百姓,就会遭受生灵倒悬之苦,北平城也会成为焦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